J371 Dīghītikosala Jātaka & J428 Kosambiya Jātaka《长生王子的故事》插画版出炉啦!

Ja371 Dīghītikosala Jātaka & Ja428 Kosambiya Jātaka《长生王子的故事》

欲下载电子版,请点击这里,再点击本生经故事集,再点击长篇故事集

当长生王子看到父母的双手被结实的粗绳索,紧紧地绑在背后,
被剃光了头发,被人们敲锣打鼓地带着他们游行。
他静静地走近父母。他的父亲长寿王看到长生王子后,对他说:

「长生儿啊,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
    长生儿啊,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啊,以无瞋能止瞋。」

长生王子的父王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由于憍赏弥争论事件的因缘,佛陀讲了《长生王子的故事》。
也因这事件,让我们看到巴古尊者的独居之乐,
阿那律尊者、难提尊者和金毘罗尊者三人的和合共住之乐,
以及巴利雷亚卡独居森林象和供养佛陀蜜巢的猴子投生到三十三天的精彩故事。

复述 / 自在居友

绘图/ 熊妈妈


这是一本儿童、成人皆可从中学习受益的书 —《长生王子的故事》,让孩子们向长生王子学习,听取双亲充满智慧的教育而战胜内心的憎恨;《憍赏弥争论事件》,让我们一窥佛陀解决争论的领导学,教育由于意见不合而争吵人们达到和合。

曾几何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从要好变成仇敌?无奈的是,有些似乎是小事,但由于牵涉到宿世因缘、个人业报或共业等而酿成「大件事」。

忍一时风平浪静。一个人若能容忍、退让、认输,不就可以让「小事」变成「无事」了吗?问题是:常常因为有一个「自我」,而令人难于容忍、退让、认输,千方百计要战胜别人。然而我们该战胜的,不就是这个「自我」吗? 佛陀说:

「即使有人在战场上,战胜一千人一千次,
    但战胜自己一人者,才真是至上战胜者。」—— 法句经103偈

憍赏弥争论事件发生后,佛陀还是如常地关心不在身边的弟子们,关心他们修行如何、钵食是否足够、共住是否和合等。如此引申突显了另一面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 — 巴古尊者的独居之乐,阿那律尊者、难提尊者和金毘罗尊者三人的和合共住之乐。

此外,在《巴利雷亚卡独居森林象的故事》里,猴子见到森林象用心地照顾佛陀,它不但没有嫉妒,反而获得鼓舞、启发去供养蜜巢。由于这种供养的善行及对佛陀的净信心,猴子死后投生为三十三天金殿里拥有一千位仙女随从的天神,名叫「猴天子」。而森林象随后也投生三十三天,成为「巴利雷亚卡天子」。

五百位比丘在雨安居结束后,跟随阿难尊者向佛陀请法及邀请佛陀返回舍卫城。在听了法句经第328-330偈后,五百位比丘全都证得阿罗汉。

最后,为此事件而集合在舍卫城拜见佛陀的比丘们,听了《长生王子的故事》后,皆证得了至少须陀洹果的圣位。在这第十个雨安居的前后期间,世尊开示了许多有关「和合」的法,也度化了许多众生。

在此书中,有关「解决争论」领导学的学习关键是:

  • 人们往往会为了某些人、事、物而起争执,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当处在对错、真假时,重要的关键应该是:我们的心如何了?对自己和他人,是否还一样的真心?
  • 当有一人或多人替两个人或两群人传话时,很容易造成离间。根据因果法则,若要避免被离间,就是不要造「离间」的业。然而,对于已发生的离间业,我们可以如何超越它或让它的冲击力减至最小?善人与善人之间的信任及直接面对面的沟通是很重要的。避免让第三者传话是比较妥当的。若必须由别人传话,此传话人则必须具备《长生王子的故事》最后一章中最后一个偈颂所述的种种美德。这样才能避免有人断章取义或扭曲原意而造成分裂。
  • 在舍卫城,云集了重要的四众弟子: 舍利弗尊者(Sāriputta)、目犍连尊者(Moggallāna)、大迦叶尊者(Mahākassapa)、迦旃延尊者(Kaccāna)、科提陀尊者(Koṭṭhita)、卡宾那尊者(Kappina)、纯陀尊者(Cunda)、阿那律尊者(Anuruddha)、离瓦陀尊者(Revata)、优婆离尊者(Upāli)、阿难陀尊者(Ānanda)、罗侯罗尊者(Rāhula)、瞿昙弥大爱道长老尼(Mahāpajāpatī Gotamī Therī),以及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和毗佉伽(Visākhā)。他们每一位向世尊请示如何正确地对待憍赏弥比丘们。世尊对比丘大弟子的回答是:依法而住。还开示了如何辨认「法」与「非法」。
  • 护法居士们真心、有智慧地护持,结果促成僧团的和合。
  • 到来欲求忏悔的两方比丘,应该提供分开的住所和平等的物资。如此安住他们的基本需求。
  • 要恢复僧团的和合,所有僧团成员都必须出席羯摩,有病、无病者皆不得缺席。由具备戒德、有能力的比丘长老做全面的审查与询问。修行团体的和合必须是建立在法上的。必须是僧团调查了,找出根源作为僧团的和合,才是如法。
  • 佛陀已是征服者,具备无可指责的戒德。且让我们学习在佛陀的教法中和合,不为任何人、事、物而心怀不满,或为贪嗔痴而起争论,因为我们都将会死亡。我们是自己业的所有者。无论所造的业是善或恶,我们将是它的继承者。

本书内容摘自:

  • 律藏的大品第十《憍赏弥犍度》(Vinayapiṭaka Mahāvaggapāḷi 10: Kosambakakkhandhaka)
  • 法句经双品《憍赏弥比丘之事》(Dhammmapada 5: Kosambakavatthu) ,寻法尊者译
  • 本生经371《长灾拘萨罗王本生》(371: Dīghītikosalajātaka)
  • 本生经428《憍赏弥本生》(428: Kosambiyajātaka)
  • The Great Chronicles of the Buddhas, Mingun Sayadaw著
  • 中部128经《随杂染经》(MN.128 Upakkilesasuttaṃ),莊春江译

第一章 
憍赏弥争论事件 [Kosambakavivādakathā]

对峙的声音

一时,世尊住在憍赏弥首都(Kosambī)的美音寺院(Ghositārāma)。

一时,某比丘犯了戒。开始时他认为自己犯了戒,但另一位比丘认为他没犯戒,他也就相信自己没犯戒。后来,另一位比丘认为他有犯戒,他仍然认为自己没犯戒。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当时有两位住在一起的比丘,一位是持律者(vinayadhara),另一位是持法者(dhammadhara)。

一天,持法比丘用了卫生间后,把漱口后剩余的水留在器皿内没有倒掉。随后,持律比丘进入卫生间,看到水勺里剩余的水,便出来问持法比丘道:

「贤友(Āvuso),水是你留下的吗?」

「是的,贤友。」

「你知道这是有罪(āpatti,犯戒)的吗?」

「贤友,我不知道。」

「贤友,这是有罪的。」

「那么我就忏悔这个罪。」

「但是贤友,如果你不是故意、不是存心做的,那就没有罪。」

于是,持法比丘虽然有罪,却相信自己没罪[1]

随后,持律比丘告诉自己的学生们:「这位持法者犯了罪,却不知道。」

这些学生见到持法比丘的学生们,说道:「你们的戒师犯了罪,却不知道自己有罪。」

持法比丘的学生把这番话告诉自己的老师。持法比丘说:「这位持律比丘之前说,那是无罪的,现在却说有罪。他是骗子。」

持法比丘学生就去向对方说:「你们的戒师是骗子。」


两群比丘因此争吵了起来,越吵越激烈。后来持律比丘找到一个机会,针对持法比丘的不见罪,做了「举罪羯磨」(ukkhepanīya-kamma),来默摈持法比丘。

但是,这位持法比丘多闻(bahussuta),是传承者(āgatāgama)、持法(经)者(dhammadhara)、持律者(vinayadhara)、持论母者(mātikādhara),有智(paṇḍita),有经验(byatta),聪明(medhāvī),有耻(lajjī),有悔(kukkuccaka)及乐于修习三学(sikkhākāma) 。

这时,持法比丘对那些与他要好的同伴比丘说:「贤友们,这不是罪,这没有罪;我没有犯罪,我是无罪的;我不应被举罪,我不是已被举罪者;如今我被一项不如法、可逆转、没有立足点的羯磨举罪。基于法、基于律,请具寿(Āyasmā)们作我的支持者。」

如此,持法比丘获得他要好的同伴比丘众支持。他也派遣使者到各地要好的同伴比丘众那里,说道:「贤友们,这不是罪…(重复如上)…基于法、基于律,请尊者们作我的支持者。」持法比丘因此也获得各地要好的同伴比丘众支持。

然后,这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靠近那些举罪的比丘们,对他们说:「贤友们,这不是罪,这是无罪的;这位比丘没有犯罪,这比丘是无罪的;这比丘不应被举罪,这比丘不是被举罪者;这比丘被一项不如法、可逆转、没有立足点的羯磨举罪。」说完这句话后,举罪比丘们对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这样说道:

「贤友们,这是罪,这不是没有罪;这位比丘有犯罪,这比丘不是无罪的;这比丘应被举罪,这比丘是已被举罪者;这比丘是被一项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羯磨而举罪的。具寿们,你们不要支持这位比丘,不要站在他那一边。」虽然举罪比丘们这么说,然而那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还是支持和站在被举罪比丘的那一边。

从那时候开始,护持他们的施主们也分裂成两派。接受他们教诫的比丘尼们、众保护神、他们的亲友们、从天界到梵天界,所有的凡夫众都分裂成两派。甚至从四大王天到色究竟天,都激起了这项争论。
 

僧团分裂了

那时,某位比丘去亲近世尊。他走到世尊座前,顶礼世尊,坐在一旁,告诉世尊说:

「尊者,某位比丘犯了罪。开始时他承认自己犯了罪…(重复以上事件)…但还是支持和站在被举罪比丘的那一边。」

于是,世尊两次遣人传话说:「希望他们能够和合。」

但是得到的回复却是:「尊者,他们不要和合。」

到了第三次时,世尊说:「比丘僧团分裂了,比丘僧团分裂了。」

于是,世尊召见双方比丘。
 

佛陀教诫举罪的比丘派

世尊来到「举罪的比丘派」那里坐下,然后对他们说道:「诸比丘,你们不要想:『在我们看来是这样,在我们看来是那样。』而认为应该举罪一位比丘。」

「诸比丘,现在假设一位比丘犯了罪。他(单方面地)认为这种罪不算是犯罪,其他比丘们则认为这种罪是犯罪。诸比丘,如果这些比丘知道:

『这位具寿多闻(bahussuta),是传承者(āgatāgama)、持法者(dhammadhara)、持律者(vinayadhara)、持论母者(mātikādhara),有智(paṇḍita),有经验(byatta),聪明(medhāvī),有耻(lajjī),有悔(kukkuccaka)及乐于修习三学(sikkhākāma) 。如果我们因为这位比丘没有看到犯罪而举罪他,

     [1] 如果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诵戒(uposatha),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诵戒,

这样做会造成僧团中的争吵(bhaṇḍana)、斗争(kalaha)、异执(viggaha)和争论(vivādā),僧团分裂(saṅghabheda),僧团不和(saṅgharāji),僧团别住(saṅghavavatthāna),僧团别异(saṅghanānākaraṇa)』。

诸比丘,为了避免严重的分裂,比丘不应该举罪这一位没有看到犯罪的比丘。 」

「诸比丘,现在假设一位比丘犯了罪。他(单方面地)认为这种罪…(重复如上)…如果我们因为这位比丘没有看到犯罪而举罪他,

     [2]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进行自咨(Pavāraṇā),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进行自咨;
     [3]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进行僧羯磨(Saṅghakamma),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进行僧羯磨;
     [4]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同坐座上,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同坐座上;
     [5]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坐着喝米粥,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坐着喝米粥;
     [6]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坐在食堂里,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坐在食堂里;
     [7]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在没有这位比丘的情况下同住在屋檐下;
     [8] 我们不与这位比丘一起按辈分顶礼,起身合掌行礼,做适当恭敬的行为,在没有这个比丘的情况下按辈分顶礼,起身合掌行礼,做适当恭敬的行为。

由于这样做而造成僧团中的争吵…(重复如上)…僧团别异。诸比丘,为了避免严重分裂,比丘不应该举罪这一位没有看到犯罪的比丘。」
 

佛陀教诫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派

接着,世尊又到「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派」那里坐下,对他们说道:「诸比丘,当犯了罪时,你们不应该只想着:『我们没有犯罪,我们没有犯罪。』认为自己不用矫正该罪。」

「诸比丘,现在假设一位比丘犯了罪。他(单方面地)认为这种罪不算是犯罪,其他比丘则认为这种罪是犯罪。诸比丘,如果他知道这些比丘:

『这些具寿们多闻...,无论是为了我或其他任何人,都不该因为欲、嗔、痴、恐惧而做出错误的行为。如果这些比丘因为我没看到犯罪而举罪我,

     [1] 他们不与我一起进行诵戒(uposatha),在没有我的情况下进行诵戒;
     [2] 他们不与我一起进行自咨(Pavāraṇā),在没有我的情况下进行自咨;
     [3] 他们不与我一起进行僧羯磨(Saṅghakamma),在没有我的情况下进行僧羯磨;
     [4] 他们不与我一起同坐座上,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同坐座上;
     [5] 他们不与我一起坐着喝米粥,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坐着喝米粥;
     [6] 他们不与我一起坐在食堂里,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坐在食堂里;
     [7] 他们不与我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同住在一屋檐下;
     [8] 他们不与我一起按辈分顶礼,起身合掌行礼,做适当恭敬的行为,在没有我的情况下按辈分顶礼,起身合掌行礼,做适当恭敬的行为。

由于这样做而造成僧团中的争吵…僧团别异。诸比丘,为了避免严重分裂,以及为了其他比丘们的净信,他应该承认有罪。」

世尊说完后,起座离去。
 

不共住与共住

这时,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及「举罪」比丘们分别在界内及界外进行布萨日诵戒及僧羯磨。

某位举罪派的比丘去亲近世尊。他走到世尊座前,顶礼世尊,坐在一旁,告诉世尊说:「尊者,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在界内进行布萨日诵戒及僧羯磨。但是我们举罪的比丘们却在界外进行布萨日诵戒及僧羯磨。」

世尊告诉他:「比丘,如果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依据我所宣布、表白及制定,在界内进行诵戒及僧羯磨,那他们的羯磨是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

同样地,如果你,比丘,举罪的比丘们,依据我所宣布、表白及制定,在界内进行诵戒及僧羯磨,那你们的羯磨是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

这是什么原因?那些比丘与你们不共住(nānāsaṃvāsakā),而你们也与他们不共住?

比丘,属于不共住(nānāsaṃvāsaka)的根据有二项,即:

     一、比丘自己使自己不共住,或
     二、僧团一致举罪那位因没看到自己犯罪、不 矫正及不放弃己见的比丘。

比丘,属于共住(samānasaṃvāsaka)的根据有二,即:

     一、比丘自己使自己共住,或
     二、僧团一致为那位因没看到自己犯罪、不矫 正及不放弃己见的比丘解罪。」

依法依律和友善的重要

这时,比丘们在居家间的食堂内争吵、斗争、争论,以不适当的言谈举止相待,更因为生气而以手互相抵碰。人们因此讥嫌、批评说:

「这些沙门(修行人),释迦弟子怎么可以在居家间的食堂内争吵、斗争、争论,以不适当的言谈举止相待,更因为生气而以手互相抵碰。」

人们讥嫌、批评的话传到了少欲知足的比丘耳里。这些少欲知足的比丘便告诉世尊。世尊询问当事者:

「诸比丘,是真的吗?你们在居家间的食堂内…(重复如上)…以手互相抵碰? 」

「是真的,世尊。」

世尊苛责了他们,开示佛法后,对比丘们说:

「诸比丘,当僧团分裂行为不依法(adhammiyāyamāne)时,不友善(asammodikāya)已存在了,你们应该坐下来想:『至少我们不会以不恰当的言谈举止相待,我们不会以手互相抵碰』。

诸比丘,当僧团分裂行为仍有依法(dhammiyāyamāne)时,友善(sammodikāya)存在,你们可以彼此相邻而坐。」

世尊道出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与「举罪」比丘们的过错,指示他们即刻在同一个界(sīmā)里举行布萨(诵戒)等,并制定了食堂的义务,规定那些在食堂争吵的比丘们间隔而坐。[2]

开示关于争论的后果

这时,比丘们仍在僧团中争吵、斗争、争论,互相以口舌为茅刺害,一直没停息(vūpasama)于有罪无罪的争执。

某位比丘去亲近世尊。他走到世尊座前,顶礼世尊,站在一旁,对世尊如此说道:「尊者,现在比丘们仍在僧团中争吵…(重复如上)…一直没停息于有罪无罪的争执。善哉,尊者,恳请世尊出于悲心去看看那些比丘。」世尊默许了。

然后,世尊去到那些比丘那里,坐在已准备好的座位上,对他们如此说道:

「够了,诸比丘,不要争吵。诸比丘,争吵、斗争、异执、争论都是无益的。就因为斗争,一只小小的鹌鹑最终竟然导致一只大象灭亡。」

说了《小鹌鹑本生经》(Laṭukika Jātaka)后,世尊再说:

「诸比丘,你们应该和合,不要争论。就是因为争论,令到数十万只的鹌鹑灭亡。」

接着说了《鹌鹑本生经》(Vaṭṭaka Jātaka)。

但是,他们还是不接受世尊的话。当时,有位提倡非法的(adhammavādī)比丘对世尊说:

「尊者,请世尊法主且无为(appossukka)。尊者,世尊且安住于现法乐住,就让我们自己因为争吵、斗争、异执、争论而恶名昭彰。」

第二次,世尊对诸比丘说:「够了!诸比丘,不要争吵、不要斗争、不要异执、不要争论。」

第二次,同一位比丘再对世尊说:「尊者,请世尊法主且无为。尊者,世尊且安住于现法乐住,就让我们自己因为争吵、斗争、异执、争论而恶名昭彰。」
 

开示「长生王子的故事」

然后,世尊说了一个过去世的故事 — 长生王子(Dīghāvu)的故事。

第二章
长生王子的故事 [Dīghāvuvatthu]


弱者屈服于强者

从前,名叫梵授 (Brahmadatta[3])的迦尸国(Kasi)国王,在波罗奈城(Bārāṇasī)治理国家。他很富裕、有大财富、大资产、强大军力、多车乘、大领土、国库及谷仓全满。

而名叫长寿(Dīghīti[4])的憍萨罗国(Kosala)国王,他很穷、少财富、少物资、弱小军力、少车乘、小领土、国库及谷仓都没满。
  
当时,迦尸国的梵授王部署了四支军队,进军侵略长寿王的憍萨罗国。

长寿王听到他们说:「梵授王部署了四支军队,向我进军。」于是,长寿王心想:「迦尸国的梵授王富裕、有大财富、大资产、强大军力、多车乘、大领土、国库及谷仓全满。而我却贫穷、少财富、少物资、弱小军力、少车乘、小领土、国库及谷仓都没满。对梵授王的进攻,我是不堪一击的,何不先逃离此都城?」

于是,长寿王带着王后先逃离了都城。

之后,梵授王占领了长寿王的所有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更以君主自居。

而长寿王则与妻子一起前往波罗奈城,并住在边疆某个地方陶工的住所,乔装成流浪隐士。
 

王后怀孕了

不久,长寿王的王后怀孕了,她生起孕妇的渴望,希望在日出时,看到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她要喝洗刀剑的水。

于是王后告诉长寿王说:

「君王,我怀孕了,我生起孕妇的渴望,希望在日出时,看到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我要喝洗刀剑的水。」

长寿王回答:「我们在如此的困境下,如何能得到: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洗刀剑的水?」

「君王,若我得不到,我就会死。」
 

能预知未来的童年朋友

由于那时,梵授王的司祭婆罗门是长寿王的朋友。于是,长寿王来到梵授王的司祭婆罗门前,对梵授王的司祭婆罗门说:

「亲爱的朋友,你的朋友怀孕了,她生起孕妇的渴望,希望在日出时,看到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她要喝洗刀剑的水。」

「若是如此,君王,我们去找王后吧!」

当时,王后就往梵授王的司祭婆罗门方向走去。

看到王后从远处走来,梵授王的司祭婆罗门从座位起立,将上衣偏袒右肩整理好,双手合十礼敬长寿王的王后。

他有感而发说了三次:

「确实,有一位憍萨罗王在您的腹中,一位憍萨罗王在您的腹中。」

「愿王后快乐!您将得见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您会喝得到洗刀剑的水。」

然后,梵授王的司祭婆罗门来到梵授王前,对梵授王说:

「君王,如此的星相显示:明天在日出时,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必须洗刀剑。」

梵授王便命令人们:

「臣子们!就依司祭婆罗门所说而行。」

如此,长寿王的王后有机会在日出时,看到四支军队列队,全副武装,立于平地,她喝到了洗刀剑的水。
 

长生王子的诞生



其后胎儿足月,长寿王王后生下一个儿子,他们为他取名为「长生」。

不久,长生王子 (Dīghāvu kumāra)长大成人(viññutaṁ[5])。

当时,长寿王如此想:

「这个梵授王对我们做了这么多不利的事,占领了我们的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若他发现我们,肯定会把我们三个全杀掉。」

于是,长寿王让长生王子住到城外。不久,住在城外的长生王子学到一身的技艺。


不忠的宫廷理发师

长寿王以前有一个理发师,住在梵授王的宫廷。理发师看到长寿王与妻子乔装成流浪隐士,住在波罗奈城边疆某个陶工住所。

于是他来到梵授王前,对他说:

「长寿王与他的妻子乔装成流浪隐士,住在波罗奈城边疆某个陶工的住所。」

于是,梵授王命令人们:

「臣下!把长寿王夫妇带来。」

「好的,君王。」

这些人回应梵授王后,捉来了长寿王夫妇。

随后,梵授王命令:

「臣子们!用结实的粗绳索,把长寿王夫妇双手紧绑在背后,剃光他们的头发,敲锣打鼓的带他们逐条街道和逐个十字路口游行,直到城的南门,然后在南门那里把他们斩成四块,丢弃在四个方向。」

「好的,君王。」

这些人回应梵授王后,用结实的粗绳索,把长寿王夫妇的双手紧绑在背后,剃光他们的头发,敲锣打鼓的带他们逐条街道和逐个十字路口游行。

与此同时,长生王子想:

「我很久没见父母,我该去见父母了。」
 

长寿王的和平主义

于是,长生王子进入波罗奈城,他看到父母的双手被结实的粗绳索紧紧地绑在背后,被剃光了头发,被人们敲锣打鼓地带着他们逐条街道和逐个十字路口游行。

他往父母的方向走去。

长寿王看到长生王子从远处走来,他对长生王子说:

「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

当人们听到长寿王的话,说道:

「长寿王这个疯子在哀叹。谁是这个长生?哎呀!这『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是什么意思?」

「臣民!我非疯子,我没悲叹,贤明者会理解我的话。」

第二次,长寿王再对长生王子说;

第三次,长寿王也对长生王子说:

「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

当人们第三次听到长寿王所说的话后,再说道:

「长寿王这个疯子在哀叹。谁是这个长生?哎呀!这『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是什么意思?」

「臣民!我非疯子,我没悲叹,贤明者会理解我的话。」

于是,人们带着长寿王夫妇逐条街道和逐个十字路口游行,直到城的南门,在南门那里把他们斩成四块丢弃在四个方向后离开,只留下值守兵。



 

长生王子给父母最后的礼敬

随后,长生王子进入波罗奈城取酒出来给值守兵们喝,当他们喝醉倒下后,长生王子把收集来的木材,堆成一个火葬柴堆,把父母的遗体放在柴堆上,点火燃烧,双手合十沿着火葬柴堆作行绕礼三圈。


梵授王大为震惊

正好那时候,梵授王在王宫顶楼,看到长生王子双手合十沿着火葬柴堆作行绕礼三圈。

他想:「此人无疑是长寿王的亲属或血亲。啊!这会对我不利,却没人能告知我这是什么意思。」
 

 

长生王子的巧妙计划

随后,长生王子跑去森林,尽情痛哭哀悼。痛哭后,他拭干泪水,进入波罗奈城,来到城内的象寮附近,对训象师说:「老师,我想学习技艺。」

「若如此,年轻人,学吧!」

其后,长生王子在凌晨时分起来,在象寮以悦耳的声音唱歌、弹琴。

梵授王在凌晨时分醒来,听到来自象寮悦耳的歌声琴乐。问道:

「臣下,谁在凌晨时分起来,在象寮以悦耳的唱歌、弹琴?」

「君王,是某某训象师的一位年轻学徒,在凌晨时分起来,在象寮唱歌弹琴。」

「臣下!把这位年轻人带来。」

「好的,君王。」

梵授王的臣下回应后,就把长生王子带来了。

「年轻人,是你在凌晨时分起来在象寮唱歌弹琴吗?」

「是的,君王。」

「年轻人,那你可否在我面前唱歌弹琴?」

「好的,君王。」

长生王子回应梵授王后,用悦耳的声音对着有所期待的梵授王唱歌弹琴。
 

长生王子成为梵授王的心腹侍从

「年轻人,你可以侍候我吗?」

「好的,君王。」

长生王子答应了梵授王。

此后,长生王子比梵授王早起,也比他迟睡,是个有求必应的随从,说话做事都很讨人喜爱。

不久,梵授王把长生王子定位为亲密可信的心腹。

其后,梵授王对长生王子说:

「年轻人,把马车套上轭吧,我们去狩猎。」

「好的,君王。」

长生王子回应梵授王后,把马车套上轭,对梵授王说:

「君王,马车已套上轭,现在是时候做你想做的事。」

于是,梵授王登上长生王子驾的马车出发了。

他驾着马车,渐渐偏离了军队的方向,而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走了很远后,梵授王对长生王子说:

「年轻人,卸下马车,我疲倦了,要躺下歇歇。」

「好的,君王。」

复仇的机会

长生王子回应梵授王后,卸下马车,在地上盘腿而坐。

于是,梵授王躺下把头枕在长生王子的大腿上睡觉。由于太疲倦,一会儿就沉睡了。

当时,长生王子想:

「这个梵授王对我们做了这么多不利的事,占领我们所有的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还杀了我的父母。这是我复仇的时候了![6]现在让我将这杀害我父母的强盗,砍成碎屍万段。」

在他拔剑的那一刻,长生王子想:

「父王临终前对我说:『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 我违背父言是不恰当的。」


他把剑收入鞘内。

第二次,长生王子又如此想:

「这个梵授王对我们做了这么多不利的事,占领我们所有的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 还杀了我的父母。这是我复仇的时候了!现在让我将这杀害我父母的强盗,砍成碎屍万段。」

在他第二次拔剑的那一刻,长生王子又想:

「父王临终前对我说:『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 我违背父言是不恰当的。」

他再次把剑收入鞘内。

第三次,长生王子又想:

「这个梵授王对我们做了这么多不利的事,占领我们所有的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 还杀了我的父母。这是我复仇的时候了!现在让我将这杀害我父母的强盗,砍成碎屍万段。」

在他第三次拔剑的那一刻,长生王子又想:

「父王临终前对我说:『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 我违背父言是不恰当的。」

他又再次把剑收入鞘内。

随后,梵授王怖畏、惊愕、充满恐惧、恐怖的惊醒了。

于是,长生王子问梵授王:

「君王,为何你怖畏、惊愕、充满恐惧、恐怖的惊醒?」

「我梦见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王子要杀我,所以我怖畏、惊愕、充满恐惧、恐怖的惊醒了。」
 

双亲的教诫不可违背

然后,长生王子用左手抚摸梵授王的头,右手拿着剑,对梵授王说:

「我就是憍萨罗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王子,你对我们做了这么多不利的事,占领了我们一切的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还杀了我的父母。这是我复仇的时候!现在让我将你这个杀害我父母的强盗,砍成碎屍万段。」

当他举起剑的那一刻,又忆起了父母给他的教诫,他想:「纵使令我舍弃生命,也不可违背他们的教诫,只能恐吓国王。』于是说出第一句偈颂:

一 王!如此在这里,你在我控制下,
     你有何办法,从这苦中解脱?
     
国王听后,说出第二句偈颂:

二 儿!如此在这里,我在你控制下,
     我没有办法,从这苦中解脱。

于是菩萨说出其余的偈颂:

三 大王,不是其它,唯有善行和善语,
     死时为保护,也不是其它财宝。

四 他辱骂我殴打我,他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心怀此想法,他们之恨不会止。—— 法句经3

五 他辱骂我殴打我,他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此想法,他们之恨会止息。—— 法句经4

六 在这世上确如此,以恨止恨不曾有,
     唯有无恨能止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法句经5

长生王子如此说完偈颂后,说:「大王!我不背叛你,请你杀了我。」便将剑放在国王手上。国王说:「不,我绝不伤害你。」
 

梵授王的承诺

于是,梵授王以额头触碰顶礼长生王子的双足,对长生王子说:

「请长生儿授命予我!请长生儿授命予我!」

「我哪会夺君王的命?应该是君王授命予我。」

「那好,长生儿,你授命予我,我也授命予你。」

于是,梵授王及长生王子互相握手誓约,不做背叛对方的事。

然后,梵授王对长生王子说:

「长生儿,把马车套上轭,我们走吧!」

「好的,君王。」

长生王子回应梵授王后,把马车套上轭,对梵授王说:「君王,马车已套上轭,现在是时候做你想做的事。」

于是,梵授王登上长生王子所驾的马车,不久便和军队会合了。
 

梵授王回到波罗奈

然后,梵授王进入波罗奈城后,召集了诸大臣和官员,问:

「诸臣!若看到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王子,你们会怎么做?」

某人说:「君王,我会断他的手。」

「君王,我会断他的足。」

「君王,我会断他的手足。」

「君王,我会断他的耳。」

「君王,我会断他的鼻。」

「君王,我会断他的耳鼻。」

「君王,我会断他的头。」

「诸臣!这位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王子,我不允许你们做任何伤害他的事。他已授命予我,我也已授命予他。」
 

长生王子的和平主义

然后,梵授王问长生王子:

「长生儿,你父王临终前说:『长生儿,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你父王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君王,我父王临终前说:『不要看长』,是指不要长久地怀恨在心。君王,这就是我父王临终所说的『不要看长』。」

「君王,我父王临终前说:『不要看短』,是指不要在短时间内就把友情破坏。君王,这就是我父王临终所说的『不要看短』。」

「君王,我父王临终前说:『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我父母被君王所杀,若我夺君王的命,愿君王幸福者会来夺我的命,愿我幸福者又会去夺那些人的命。如此,以瞋不能止瞋。但是,现在君王不夺我的命,而我也不夺君王的命。如此,以无瞋能止瞋。君王,这就是我父王临终所说的:『长生儿,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以无瞋能止瞋。』」

然后,梵授王赞叹道:「奇哉!妙哉!这位长生王子是智者,他完全理解并阐述其父王精简之言的意义。」
 

长生王子重获王国


梵授王归还长生王子父王的军队、车乘、国土、国库及谷仓,并赐自己的女儿给他。从此以后,梵授王与长生王子二人彼此和合相喜,建立王国。

———————————————

世尊开示此佛法后,连接贯穿了过去世与现在世:「那时候的父母是现在的王族,長生王子即是我。」

———————————————

【长生王子的故事结束】

憍赏弥比丘众仍不和合

说完过去世的事后,世尊接着说:「现在,诸比丘,如果执持棍杖与武器的帝王也能如此忍辱与柔和。诸比丘,且让你们的光辉继续照耀,你们是在如此善说的法与律中出家的沙门,你们应该更有容忍心与柔软心。」

世尊第三次对诸比丘说:「够了!诸比丘,不要争吵、不要斗争、不要异执、不要争论。」

同一位比丘也第三次对世尊说:「尊者,请世尊法主且无为。尊者,世尊且安住于现法乐住,就让我们自己因为争吵、斗争、异执、争论而恶名昭彰。」

当时,世尊想:「虽然用尽譬喻,这些愚痴人还是不容易信服。」世尊于是从座位起来,离去。
 

世尊离开前的十句训词

第二天早上,世尊着衣,取了袈裟和钵,走入憍赏弥托钵。用餐后回到寺院。然后,整理住处,取了袈裟和钵,站在僧团之中,说此偈颂 [7]

一 Puthusaddo samajano, na bālo koci maññatha.
     Saṅghasmiṃ bhijja mānasmiṃ, nāññaṃ bhiyyo amaññaruṃ.
     人悉多唤出大声,不知自己是愚人,
     僧团正在破裂时,更不知为己作为。

【忍辱是一位比丘的徽章】

二 Parimuṭṭhā paṇḍitābhāsā, vācāgocara bhāṇino.
     Yāvicchanti mukhāyāmaṃ, yena nītā na taṃ vidū.
     完全忘记智者言,言行适宜的范围,
     随意开大口就说,因已被导向无知。

三 Akkocchi maṃ avadhi maṃ, ajini maṃ ahāsi me.
     Ye ca taṃ upanayhanti, veraṃ tesaṃ na sammati.
     「他辱骂我殴打我,他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心怀此想法,他们之恨不会止。—— 法句经3

四 Akkocchi maṃ avadhi maṃ, ajini maṃ ahāsi me.
     Ye ca taṃ n’upanayhanti, veraṃ tesūpasammati.
     「他辱骂我殴打我,他击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此想法,他们之恨会止息。—— 法句经4

五 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īdha kudācanaṃ.
     Averena ca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于这世上确如此,以恨止恨不曾有,
     唯有无恨能止恨,这是永恒的真理。—— 法句经5

六 Pare ca na vijānanti, mayamettha yamāmase.
     Ye ca tattha vijānanti, tato sammanti medhagā.
     但是他人[8]不知道:「我们因此将灭亡。」
     知道这点的人们,争论因此得止息。—— 法句经6 & Thag 275

七 Aṭṭhicchinnā pāṇaharā, gavāssadhanahārino.
     Raṭṭhaṃ vilumpamānānaṃ, tesampi hoti saṅgati.
     kasmā tumhāka no siyā.
     骨被斩断命被夺,牛马财富被掠夺,
     王国也已被抢夺,他们尚且能和合。[9]
     为何你们不能和?

八 Sace labhetha nipakaṃ sahāyaṃ, saddhiṃ caraṃ sādhuvihāri dhīraṃ.
     Abhibhuyya sabbāni parissayāni, careyya ten’attamano satīmā.
     如果找到和他一同生活会好的有智慧贤友为伴,
     他应欢喜及正念地与其人同行,克服一切危难。—— 法句经328 & Sn. 45

九 No ce labhetha nipakaṃ sahāyaṃ, saddhiṃ caraṃ sādhuvihāri dhīraṃ.
     Rājā’va raṭṭhaṃ vijitaṃ pahāya, eko care mātaṅgaraññeva nāgo.
     如果找不到和他一同生活会好的有智慧贤友为伴,
     他应像舍弃国土之王,如象在玛当林里独自生活。—— 法句经329

十 Ekassa caritaṃ seyyo,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Eko care na ca pāpāni kayirā, appossukko mātaṅgaraññe’va nāgo’ti.
     独自一人生活更好,绝对不和愚人为友。
     独自过活不造诸恶,如象在玛当林无为。—— 法句经330

世尊如此教诫后,他们还是不能和合。世尊对那混乱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意,心想:「现在,我住在这个混乱又痛苦的环境里。这些比丘又不听我的话。不如我去森林里独自一人过活。」

第三章
少年制盐者村的独居比丘[Bālakaloṇakagamanakathā]


世尊说出偈颂后,就前往少年制盐者(Bālakalokanaka,也称Bālakaloṇakāra) 村。

世尊没有告诉他的上首弟子或任何大弟子,甚至也没有告诉阿难尊者,他带着他的钵和袈裟,独自去了那个村庄,就像一头雄象离开了它的象群。

在这即将来临的第十个雨安居,将没有人需要世尊引导开悟。他独自离开憍赏弥城,是为了教诫那些争论和争吵的比丘众。

然而,世尊选择前往巴利雷亚卡(Pālileyyaka)森林,是因为他想在途中去鼓励巴古(Bhagu,跋窭)尊者。巴古尊者当时独居在森林里,以少年制盐者村作为他托钵乞食的地方。

五百比丘欲随佛陀

当得知世尊要独行时,五百位比丘对阿难尊者说:「尊者,世尊独自走了,让我们跟随他去!」

阿难回答说:「贤友们,世尊收拾了他的床具,拿了钵和袈裟,在没有侍者陪同,及没有向僧团告假的情况下独自出发,他就是不想有人陪伴他离开。弟子们应该遵从世尊的意愿行事。所以,你们在这期间不要跟随着世尊。」由于知晓世尊的意愿,阿难尊者不让他们去,自己也不会跟随着世尊。
 

向巴古尊者开示独行生活之乐

此时,巴古尊者看见世尊独自从远处走来,他设置好座位,准备好供世尊洗脚的水、洗脚凳、以及磨脚陶片。

他上前迎接并接过世尊的钵和袈裟。世尊坐在已准备的座位上,坐着后,他清洗世尊的脚。然后,巴古尊者向世尊顶礼后,在一旁坐下。此时,世尊对坐在合适位置上的巴古尊者问道:

「比丘,你身体好吗?是否有足够的饮食?托钵是否有困难?」 [10]

「我身体很好,尊者。我有足够的饮食,托钵也没有困难。」[11]


接着,世尊向巴古尊者开示独居的益处,巴古尊者听了开示感到激励、振奋、欣喜,然后世尊就前往东竹林去了。


第四章
东竹林和合共住的比丘 [Pācīnavaṃsadāyagamanakathā]

那时,有三位比丘:阿那律(Anuruddha)尊者、难提(Nandiya)尊者及金毘罗 (Kimbila)尊者住在东竹林(Pācīnavaṃsadāya)。

护林者看见世尊正从远处向东竹林走来,误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比丘(由于此行世尊想低调,用神通把身上的光芒收敛,只单独地持着袈裟和钵出行,所以护林者不知道他是世尊)而试图阻拦,护林者说:「沙门,不要进入这片树林。这里住着三位自爱的善男子,不要打扰他们。」

在静修中的阿那律尊者听到了护林者的话,心里想:「这片树林里只有我们三个人,没有其他居民了。护林者像是在与沙门说话。那人会是谁?」然后他起座,站在门口眺望马路,看见了世尊。

世尊一瞥见阿那律尊者,不再收敛身上的光芒。身上散发出如同金布一般的璀璨光芒,伴随着各种大小线的绚烂。

接着,阿那律尊者脑海里生起一个念头:「就像一个人伸手去抓竖起脖子的眼镜蛇,这个可怜人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世尊,是世间最殊胜的人。他的语气就像是在和一个微不足道的沙门打交道。」

于是吩咐道:「护林者朋友,不要阻止世尊!我们的导师 — 世尊来了!」
 

三位比丘一起迎接佛陀

阿那律尊者并没有单独去迎接世尊,因为他顾虑到:

「目前我们三人和睦相处。如果我一个人去迎接世尊,则无法促成和谐的共处。我会通知我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去迎接世尊。我的朋友们也和我一样崇敬世尊。」

由于希望两位好友与他一起去会见世尊,他去他们静修处,叫道:

「来吧,尊者们!来吧,尊者们!我们的导师 — 世尊来了!」

然后,阿那律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尊者,三人一起去迎接世尊,一人接过世尊的钵和袈裟;另一人设置座位;第三人准备好洗脚水、洗脚凳和磨脚陶片,以便替世尊洗脚。

于是,世尊就坐在设置好的座位上洗脚。

三位尊者恭敬顶礼世尊后,在一旁坐下。然后,世尊问道:

「阿那律和其他人,你们身体好吗?是否有足够的饮食?托钵是否有困难?」

阿那律回答说:

「我们身体很好,世尊。我们有足够的饮食,世尊。我们托钵没有困难,尊者。」
 

三位比丘如何和合共住?

世尊再问道:

「阿那律,你们共住,是否安住于和合、互相和好、没有争论、水乳交融,彼此以慈爱的眼神相待?」

「尊者,我们的确安住于和合、互相和好、没有争论、水乳交融,彼此以慈爱的眼神相待。」

「阿那律,你们怎样做到安住于和合…(重复如上)…彼此以慈爱的眼神相待?」 世尊接着问道。

「世尊,在这里,我这么想: 『能与这样的同梵行者(sabrahmacārīhi)共住,确实是我的收益,确实是我的大收益。』

世尊,无论在公开或私底下,我都对尊者们保持慈爱的身行、慈爱的语行、慈爱的意行。

世尊,我想:『且让我实践搁置自己的意愿,而根据这尊者们的意愿行事。』 这样,我对他们的意愿优先于我自己的意愿。

世尊,虽然我们是不同的个体,但心意是一致的。」

接着,难提尊者和金毗罗尊者也一样,告诉世尊与同样的话:「通过如此,尊者,我们安住于和合…(重复如上)…彼此以慈爱的眼光相待。」

世尊知道了三人如何达到和合后,再询问他们不放逸的素质道:

「很好,很好,阿那律。你们是否精勤不放逸地热衷于导向涅槃?」

「世尊,我们确实精勤不放逸地热衷于导向涅槃。」

世尊再问道:

「阿那律,你们如何遵从精勤不放逸地热衷于导向涅槃呢?」

阿那律回答说:

「世尊,我们当中最早从村里托钵回来住处者,就会自动先设置座位,准备洗脚水、洗脚凳和磨脚陶片;他会准备好盛放食物的容器;他会取好饮用水和洗净水。

而比较迟从村里托钵回来的比丘,如果他愿意,可以食用剩余的食物,否则,他会将其倒在没有草或植物的土地上或倒进没有小生物的水里。他把座位的铺具、洗脚水、洗脚凳和磨脚陶片收好,将盛放食物的容器清洗后收起来,把饮用水、洗净水收回原处,并打扫净地。

我们当中任何一人若发现饮用水、洗净水或厕所水瓮的水少了,就会把它盛满。如果水太重,则向另一位同伴招手,一起移动它。虽然如此,世尊,我们仍实践禁语。而且世尊,我们每间隔五天,就会坐在一起整夜谈论佛法。

世尊,我们如此精勤不放逸地热衷于导向涅槃。」

[ 在接下来的几天,世尊继续以发问的方式,一步步地,一问一答地教导三位和合的比丘有关培育定力的修行。]

世尊的佛法开示,使阿那律尊者、难提尊者及金毘罗尊者感到激励、振奋、欣喜,然后世尊起座前往巴利雷亚卡村。
 

第五章   
巴利雷亚卡森林象的故事 [Pālileyyakagamanakathā]


第十个雨安居

如前所述,世尊在少年制盐者村度过半天及一个晚上,向巴古尊者开示了独居的优势。第二天,巴古尊者陪同世尊一起入少年制盐者村托钵。托了钵后,巴古尊者回住处,世尊则独自前往东竹林。

他心想:「让我去看看三位和睦相处的善子弟。」他向阿那律尊者、难提尊者及金毘罗尊者开示有关和睦相处的好处后,吩咐他们留在竹林,又独自前行,来到了达巴利雷亚卡(Pārileyyaka)村。

村民们欢迎世尊的到来,纷纷供养世尊。他们在村子附近一个名叫「受保护」(Rakkhita)的森林[12]中,为世尊建造了住处,邀请道:「请世尊在这个『受保护』森林的住处居住。」

世尊在「受保护」森林中的住处附近有一棵巨大裟罗树,名叫「吉祥裟罗」(Bhadda-sāla)。世尊就住在这棵美丽的裟罗树下,以巴利雷亚卡村作为他托钵乞食的去处。

当时,世尊在独一静处禅修时,心里省思道:

「之前,我住在那些憍赏弥比丘 — 争吵制造者、斗争制造者、争论制造者、议论制造者、僧团争事制造者之中,即混乱又不安乐;现在我独自一人,没有同伴,远离了那些憍赏弥比丘 — 争吵制造者、斗争制造者、争论制造者、议论制造者、僧团争事制造者住的地方,即安乐又安适。」
 

佛陀与森林象王的邂逅

当时,有一头成年雄象,它是领导群象的象王,与小象、母象、其他雄象和仍在哺乳的幼象一起生活。它只能吃没有嫩尖的草,它采摘下来的树枝和嫩枝都被其他象吃掉了,它喝的是象群踩得浑浊的水。每当它从浅水滩里出来时,母象们去碰触摩擦它的身体。

在这样的生活下,它心里出现这个想法:「与我的这些象群一起,让我感到住在这里很混乱。我吃的是它们吃掉嫩尖的草,我采摘下来的树枝和嫩枝都被它们吃掉了,我喝的是它们踩得浑浊的水。每当我进入水里或从水里出来时,母象们都来碰触摩擦我的身体。不如我离开这群象,独自过活。」

当这只象王厌倦了象群生活,离开象群来到「受保护」森林时,它看到世尊坐在那棵美丽的裟罗树下。见到世尊,就像一个人的愁苦被一千壶水缓解一般,它的心情马上平静下来。怀着信心,它走近世尊,走近后顶礼世尊。
 

森林象的照顾

然后,它看看四处,想找扫把。因为没有见到扫把,就用脚踢那棵美丽的裟罗树的树根,再用象鼻捲起那棵树的上端,就这样捲着把树枝来扫遍吉祥裟罗树和世尊住处周围,以清除地上的草木。它也给世尊取水洗脸、洗澡,供养世尊小嫩枝作为洁牙器。

它用象鼻拿起水壶来准备饮用水。需要热水时,它怎样准备热水呢?

首先,它用鼻子拿着木棍鑽木取火,然后添加木柴烧火,就这样起火,然后丢一些小石头在火堆里烤。当石头变热时,它用一枝大木棍推动烧热的小石头,令小石子滚入盛了水的大石头凹洞里,再用鼻子测试水的温度。知道水已经够热时,它就走近世尊,顶礼他,站在他身边。世尊觉察到:「这大象要让我洗澡」,世尊就说:

「巴利雷亚卡,你的水热了吗?」说后就去洗澡了。

象王也以同样的方式煮开水,让世尊可以饮用凉了的开水。

过后,它带来各种大小不一,甘甜可口的水果,供养给世尊食用。如此,这种种服务成为它的日常工作。



被森林象启发的猴子供养蜜巢



当时,有一只猴子见到那只大象每天积极地、精力充沛地为如来服务,受到鼓舞,它想:

「我也要为世尊做些有功德的事。」

有一天,当它四处闲逛时,看到一颗没有蜜蜂的「杖蜜」(daṇḍakamadhu),便把挂着蜜巢的树枝折断,拿去见世尊,再撕一片芭蕉叶,把蜜巢放在芭蕉叶上,供养给世尊。世尊接受了。猴子看着世尊,想道:

「他会吃呢,还是不吃?」

见到世尊坐着原位,只拿着蜜巢,没有吃,它就想:

「那是怎么回事?」

它就去拿着树枝的一端,转来转去反复地查看,看到其中有蜜蜂的卵, 便细心地把卵拿掉,再把蜜巢供养给世尊。世尊才把蜂蜜吃了。

猴子感到非常高兴,从一枝树枝跳到另一枝树枝,高兴得咧着嘴跳起舞来。但是它捉着的树枝和踩着的树枝突然断裂而掉了下来,掉在一根树桩上,被刺死了。

它因为怀着对世尊的净信心死去,死后投生到三十三天一个三十由旬大的金殿里,成为一千仙女随从的天神,名为「猴天子」。
 

森林象护送佛陀去托钵

当世尊入村托钵时,巴利雷亚卡象用头顶着钵和袈裟,与他同行。当世尊走到村边时,他对大象说:「 巴利雷亚卡 ,你在这界限后不适当再跟着我。把我的钵和袈裟拿来。」 于是世尊使象王从头上放下他的资具,自己提着,走进村子。

大象在原地等待,直到世尊回来。世尊回来时,它向他问好,并像之前那样,取了世尊的钵和袈裟,一起回到森林住所。回到森林的住所后,它把资具放在适当的地方,并等着世尊,它用嫩枝为他打扇。当黑夜来临时,它想:「我要保护世尊」,便用象鼻持着一根大棍,在森林里巡逻到天亮,以防范狮子、老虎和豹所带来的危险。

【从那时开始,这片巨大的森林被称为「受巴利雷亚卡保护森林」,因为它由巴利雷亚卡象守卫着。】

在黎明时分,它首先是给世尊提供水洗脸,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履行每一天的所有义务。

如此,世尊在巴利雷亚卡森林接受巴利雷亚卡象提供的服务而度过了第十个雨安居。
 

佛陀的有感而发与森林象的想法

世尊在象王的照顾下过得很安乐。这只象王是为了能够安适地过活,才舍弃了象群,来到这座森林。

巴利雷亚卡象以上述的方式为世尊履行日常职责,心中生起了这样的深思:

「之前我与小象、母象、其他雄象和仍哺乳的幼象相处,让我处于混乱、不安乐,我吃的是它们吃掉嫩尖的草,我采摘下来的树枝和嫩枝都被它们吃掉了,我喝的是它们踩得浑浊的水。每当我进入水里或从水里出来时,母象们都来碰触摩擦我的身体。现在我独自一人,没有同伴,在远离了那些小象、母象、其他雄和仍哺乳的幼象的地方,住于安乐、安适中。」

世尊在享受着独居的当儿,也知道大象(hatthināga)心里的想法,当时即有感而发此自说语(udāna):


「etaṃ nāgassa nāgena,
    īsādantassa hatthino.
    sameti cittaṃ cittena,
    yad’eko ramatī vane’ti[13].」

「牙像战车杆那样的大象,
    高贵的人与高贵的大象,
    这心与心的相遇,
    彼此在森林中快乐独居。」

独自在这名为「受保护」的森林中,我 — 如来、三界(天神、人和梵天)导师,感到喜悦。同样地,这头名叫「巴利雷亚卡」的大象,独自在这片森林里也感到喜悦。因此,住在森林里隐居,牙像战车杆的巴利雷亚卡象,与我有相同的想法。
 

阿难尊者与五百比丘拜见佛陀

世尊在森林过雨安居,被大象照顾的事传遍了整个阎浮洲。在舍卫城的给孤独长者、毗舍佉大优婆夷等显贵人家派人对阿难长老说道:

「尊者,请让我们见世尊。」

也有五百位住在其他地方的比丘,在雨安居结束后,来见阿难长老,请求道:

「贤友阿难,我们听到世尊亲自说法已经是很久的事了。贤友阿难,如果我们能够再听闻世尊亲自说法就好了。」

因此长老就带着那些比丘去那里(受巴利雷亚卡保护森林),抵达时,他想:

「如来已经独自一人住了三个月,现在带着众多的人群去见如来是不适当的。」

因此他请那些比丘留在树林外,独自一人去见世尊。大象巴利雷亚卡见到他时,拿着棍杖向他冲去。世尊见到了,向它说道:

「回来,巴利雷亚卡,不要挡住他的路,他是世尊的侍者。」

它随即放下棍杖,做了个手势,请求替长老拿钵和袈裟。但长老拒绝了。大象心里想:

「如果他熟悉侍者的义务,他就不会把自己的用具放在世尊常用的石座上。」

长老把钵和袈裟放在地上(举止得体或熟悉侍者义务的人不会把自己的用具放在他恭敬的人的座位或床上),走近世尊,顶礼世尊后,长老坐在一旁。世尊问:

「阿难,你是一个人来吗?」

当听到他是和五百位比丘一起来时,世尊问:

「他们现在在哪里?」

「我不知道您的心意,所以请他们留在树林外,自己进来。」

世尊吩咐说:「阿难,叫他们进来。」

长老照着世尊的指示做了。那些比丘来到世尊前时,顶礼世尊,然后坐在一旁。世尊和那些比丘互相亲切问候后,比丘们问道:

「尊者,世尊是非常娇嫩的佛陀,是非常娇嫩的刹帝利。在这三个月里,您独自一人住在这里,那一定是很辛苦的了,看来好像没有人为您做一切大小义务,也没有人给您洗脸水等等。」
 

佛陀称赞朋友森林象

世尊答道:「诸比丘,大象巴利雷亚卡为我尽了这一切义务。实际上,如果有这样好的同伴,和这样的同伴相伴过活是适当的;否则,独行过活是比较可嘉的。」

说完后,世尊诵出法句经中「象品」的三个偈颂:

Sace labhetha nipakaṁ sahāyaṁ saddhiṁ caraṁ sādhuvihāri dhīraṁ;
Abhibhuyya sabbāni parissayāni, careyya ten’attamano satīmā.
如果找到和他一同生活会好的有智慧贤友为伴,
他应欢喜及正念地与其人同行,克服一切危难。—— 法句经328

No ce labhetha nipakaṁ sahāyaṁ saddhiṁ caraṁ sādhuvihāri dhīraṁ;
Rājā’va raṭṭhaṁ vijitaṁ pahāya, eko care mātaṅgaraññe’va nāgo.
如果找不到和他一同生活会好的有智慧贤友为伴,
他应像舍弃国土之王,如象在玛当林里独自生活。—— 法句经329

Ekassa caritaṁ seyyo, natthi bāle sahāyatā;
Eko care na ca pāpāni kayirā, appossukko mātaṅgaraññe’va nāgo.
独自一人生活更好,绝对不和愚人为友。
独自过活不造诸恶,如象在玛当林无为。—— 法句经330
 

当世尊诵完这些偈子时,那五百位比丘证得了阿罗汉果。

接着,阿难尊者传达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等的请求,说:「尊者,以给孤独长者为首的五千万个圣弟子、布施者、在家男女众正在等待,希望您能够回去。」

世尊说:「那么你就拿钵和袈裟。」

叫他们拿钵和袈裟后,世尊准备要出发了。大象却横卧于路中央。
 

森林象供养水果给五百比丘

「尊者,这只象在做什么?」

「诸比丘,它想要供养你们食物。其实,它已经照顾我很久了,令它失望是不对的。诸比丘,回去吧!」

世尊带领比丘们回头。

大象进入森林里去,採了菠萝蜜、香蕉等各种水果,把它们放成一堆,以便第二天供养给比丘们。五百比丘无法吃完全部水果。用完餐后,世尊拿了钵和袈裟就出发了。大象从诸比丘之间走上前去,再次站在世尊面前。

「尊者,大象怎么了?」比丘们问道。

「诸比丘,这只象希望我回头,送你们走。」

当时,世尊也向它说:「巴利雷亚卡,我这次离开就不回头了,你以这个生命是不能证得任何禅那、观智或道果的。你留下来吧。」

听了这话后,大象把鼻子放在嘴里,慢慢地倒退,边退边哭。然后,它跟在世尊为首的僧团的后面。如果它能够令世尊回来,它会终其一生都这样照顾世尊。

世尊来到村庄的范围时,他对大象叮咛说:

「巴利雷亚卡,从这里开始对你来说已不安全。人类的居所是危险的。你最好停在这里。」
 

森林象心脏爆裂而死

它就站在那里悲叹哭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世尊。当世尊离开它的视线时,就在那个地方,它心脏爆裂而死。

由于它对世尊的净信,死后投生到三十三天一个三十由旬大的金殿里,拥有一千个仙女随从,名为「巴利雷亚卡天子」。

世尊次第地前进,行脚回到舍卫城(Sāvatthī),住在衹陀林给孤独园(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a)。


第六章
四众弟子与憍赏弥比丘拜见佛陀

森林憍赏弥比丘众的行为遭受批评

当世尊在巴利雷亚卡森林安居时,富商美音 (瞿沙伽,Ghosaka)和其他优婆塞 (布施者和憍赏弥居民) ,去到美音寺院(瞿师罗园,Ghositārāma)时,见不到世尊,就问:

「尊者,世尊在哪里?」

比丘们给了一个令人伤心的答案,说道:

「去了巴利雷亚卡森林。」

「为什么呢?」

「他尽力令不和合的我们和合,但是(在我们之间产生了憎恨),我们不和合。(因此世尊离开,去了巴利雷亚卡森林。)」

「怎么这样,尊者们?」居士们问道。「那是说您们在世尊的座下出家后,尽管他指示您们和合,您们却拒绝和合?」

「就是这样,朋友。」 比丘们承认这是真的。

「这些人在世尊座下出家,但在世尊指示他们和合之下,他们拒绝和合。就因为这些人,让我们不能见到世尊。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要提供座位、不要礼敬…」
 

居士们不尊敬、不供养他们

憍赏弥居士们想:「这些憍赏弥比丘老师们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些困扰导致世尊离去,我们:——

     一、不顶礼(abhivādeti)他们,
     二、也不在他们前面起立(paccuṭṭhāti),
     三、也不向他们合掌(añjalikamma)或展现适当友好的行为(sāmīcikamma),
     四、不尊敬地对待或不周到地招待(sakkaroti)他们,
     五、不崇敬(garukaroti) ,
     六、不器重(māneti),
     七、不亲近(bhajati),
     八、不供奉(pūjeti),
     九、不供养钵食。

当他们不被我们尊敬地招待、不崇敬、不器重、不亲近、不供奉, 他们会:

     一、不被尊敬下离开,
     二、或还俗,
     三、或向世尊求清净和好。」

从那时起,他们不再向那些比丘做出任何适当的义务。那些比丘只得到非常少的食物,都感到非常饥饿,过不了几天,他们就清醒过来。他们互相忏悔自己的过失,请求对方原谅,然后说:

「优婆塞,我们已经和合了,你们也应像以往那样对待我们。」

「尊者,您们是否有请求世尊原谅?」

「我们没有去请求原谅,朋友。」

「那么您们应该请求世尊原谅。一旦世尊原谅了您们,我们就会像以往那样对待您们的。」

当时正是雨安居期间,他们无法去找世尊,因此他们非常艰苦地度过了雨安居。

如此,憍赏弥比丘们因为不被憍赏弥居士们尊敬地招待、在他们不崇敬、不器重、不亲近、不供奉的不尊敬之下,说道:「贤友们,我们去舍卫城,在世尊面前停息这争事吧。」

(雨安居后,)憍赏弥比丘们便把住所收拾好,带着袈裟和钵,向舍卫城出发。
 

佛陀教导如何对待憍赏弥比丘众

当时,法将 —— 舍利弗尊者(Sāriputta),听到憍赏弥比丘即将到来,便去见世尊,顶礼世尊后,在无过失的地方坐了下来。然后对世尊说:

「尊者,听闻憍赏弥比丘 — 争吵制造者、斗争制造者、争论制造者、议论制造者、僧团争事制造者正来到舍卫城。尊者,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

世尊回答说:

「若如此,舍利弗,你应该依法而住。」

「尊者,我们怎么分辨法或非法?」 舍利弗尊者问道。
 

十八法之事 [Aṭṭhārasavatthukathā]


十八非法之事(Adhamma-vatthu) 

「舍利弗,应当以十八事来辨认清楚一个说非法者(adhammavādī,依非法而说者;非正直者)。舍利弗,在这个时代,若一位比丘: 『

     一、    解释非法为法,
     二、    解释法为非法;
     三、    解释非律为律,
     四、    解释律为非律;
     五、    解释非佛说为佛说,
     六、    解释佛说为非佛说;
     七、    解释非佛修为佛修,
     八、    解释佛修为非佛修;
     九、    解释非佛制为佛制,
     十、    解释佛制为非佛制;
     十一、解释无犯罪为有犯罪,
     十二、解释有犯罪为无犯罪;
     十三、解释轻罪为重罪,
     十四、解释重罪为轻罪;
     十五、解释可恢复清净的罪为不可恢复清净的罪,
     十六、解释不可恢复清净的罪为可恢复清净的罪;
     十七、宣布很坏的罪为不很坏的罪,
     十八、解释不很坏的罪为很坏的罪。』

舍利弗,以这十八事可以知道这个人为‘说非法者’。」
 

十八正法之事(Dhamma-vatthu)

「舍利弗,又应当以十八事来辨认清楚一位说正法者(dhammavādī,依法而说者;正直者)。舍利弗,在这个时代,若一位比丘:『

     一、    解释非法为非法,
     二、    解释法为法;
     三、    解释非律为非律,
     四、    解释律为律;
     五、    解释非佛说为非佛说,
     六、    解释佛说为佛说;
     七、    解释非佛修为非佛修,
     八、    解释佛修为佛修;
     九、    解释非佛制为非佛制,
     十、    解释佛制为佛制;
     十一、解释有犯罪为有犯罪,
     十二、解释无犯罪为无犯罪;
     十三、解释轻罪为轻罪,
     十四、解释重罪为重罪;
     十五、解释可恢复清净的罪为可恢复清净的罪,
     十六、解释不可恢复清净的罪为不可恢复清净的罪;
     十七、宣布很坏的罪为很坏的罪,
     十八、解释不很坏的罪为不很坏的罪。』

舍利弗,以这十八事可以知道这个人为‘说正法者’。」
 

其他比丘众、比丘尼和大施主的到来

就像舍利弗尊者那样,目犍连尊者(Moggallāna)、迦叶尊者(Kassapa)、迦旃延尊者(Kaccāna)、科提陀尊者(Koṭṭhita)、卡宾那尊者(Kappina)、纯陀尊者(Cunda)、阿那律尊者(Anuruddha)、离瓦陀尊者(Revata)、优婆离尊者(Upāli)、阿难陀尊者(Ānanda)、罗侯罗尊者(Rāhula) 也听闻憍赏弥比丘将到舍卫城。他们去见世尊,就像舍利弗尊者一样地请示世尊。世尊也像教导舍利弗尊者那样,教导他们十八正法之事与十八非法之事。

世尊的姨母 — 瞿昙弥大爱道长老尼(Therī Mahāpajāpatī Gotamī)也听到憍赏弥比丘的到来,她去见世尊并请示与舍利弗尊者相同的问题。世尊如此告诉她说:

「瞿昙弥,那么听听双方比丘的说法。听了之后,你应该同意那些具足法的见解(diṭṭhi)、忍辱(khanti)和光明(ruci)的比丘。一切比丘尼僧团对比丘僧团所期望的,应该只取具足法者的一方。」

当收到消息(吵架的憍赏弥比丘正来到舍卫城)时,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 — 祇陀林(Jetavana)寺院的布施者,和毗佉伽(Visākhā) — 东园(Pubbārāma)寺院的布施者,也一一去到世尊面前询问。

世尊也对他们说:「给孤独长者、毗佉伽,那么就供养食物给双方。供养后,聆听双方的说法。听了之后,你应该同意那些具足法的见解、忍辱和光明的比丘。」
 

住宿及物品的分配

当憍赏弥比丘众已抵达舍卫城时,舍利弗尊者再请示世尊:

「尊者,喜欢吵架和争议的憍赏弥比丘已来到舍卫城。尊者,应该遵循什么方式来分配住宿给憍赏弥比丘众?」

「舍利弗,应给他们隔离的住宿。」

「尊者,如果没有隔离的住宿,应该遵循什么方式?」

「若那样,应隔离住宿给他们。舍利弗,但我绝没有说令长辈比丘的住宿让出。任何人使(长辈)让出(住宿),就是犯恶作。」

「尊者,那分配必需品(āmisa)应该遵循什么方式?」

「舍利弗,必需品应平均分配给所有人。」

【当时,世尊指示给他们各分配在一个角落的住处,也吩咐其他比丘们不要和他们坐或站在一起。 】
 

憍赏弥比丘众进行解罪 [Osāraṇānujānanā]

然后,当那被举罪比丘省察法与律时,想到:「这是罪,这不是没有罪;我犯罪,我不是没有犯罪;我被举罪,我不是没有被举罪;我被一项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羯磨而被举罪。」

然后,被举罪比丘走近那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走近后,他对那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说:「这是罪,这不是没有罪;我犯罪,我不是没有犯罪;我被举罪,我不是没有被举罪;我被一项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羯磨而被举罪。贤友们,请来解罪我。」

然后,那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带着被举罪的比丘去见世尊。到了世尊面前,顶礼世尊后,坐在一旁。当他们坐下,对世尊说:「尊者,这个被举罪的比丘说:『贤友们,这是罪,这不是没有罪;我犯罪,我不是没有犯罪;我被举罪,我不是没有被举罪;我被一项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羯磨而被举罪。贤友们,请来解罪我。』尊者,这应该遵循什么方式(处理)?」

「诸比丘。这是罪,这不是没有罪;我犯罪,我不是没有犯罪;我被举罪,我不是没有被举罪;我被一项如法、不可逆转、具立足点的羯磨而被举罪。诸比丘,现在既然那犯罪、被举罪的比丘已醒觉,那么,解罪那比丘吧。」
 

僧团和合 [Saṅghasāmaggīkathā]

那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将那被举罪比丘解罪后,走到那些举罪的比丘们前面,对他们说道:「贤友们,那件事造成了僧团中的争吵、斗争、异执和争论,僧团分裂、僧团不和、僧团别住、僧团别异。那位比丘,他犯罪并被举罪,但他已醒觉并解罪了。贤友们,现在我们已停息那件事,应作僧团和合吧!」

然后,那些举罪的比丘们去见世尊。走到世尊前,顶礼世尊后,坐在一旁。当他们坐下时,对世尊说:「尊者,那些支持被举罪者的比丘们提出道:『那件事…(重复如上)…现在我们已停息那件事,应作僧团和合吧!』 尊者,这应该遵循什么方式(处理)?」
 

佛陀教诫和合的方法

「诸比丘,现在既然那犯罪、被举罪的比丘已醒觉,并已解罪了。那么,诸比丘,僧团为停息那件事,应作僧团和合。但是,诸比丘,应该如何做呢?全部人必须集合一起,包括生病及没生病的人,没有谁可以为(他人)表决意愿。集合后,由一位有经验,能胜任的比丘向僧团宣布:—

『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关于那件事 — 僧团中争吵、斗争、异执和争论,令僧团分裂、令僧团不和、令僧团别住、令僧团别异 。那被举罪比丘有犯罪及被举罪,他已见罪及被解罪(osārita)。若僧团预备好达成,僧团为停息那件事,应作僧团和合。这是表白。

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关于那件事 — 僧团中争吵、斗争、异执和争论,令僧团分裂、令僧团不和、令僧团别住、令僧团别异。那被举罪比丘有犯罪及被举罪,他已见罪及被解罪。僧团为停息那件事,作僧团和合。若尊者们容许,为停息那件事,作僧团和合,请他默然;任何不容许者,请他说。

通过僧团已停息此事,僧团和合了,击败了僧团分裂、僧团不和、僧团别住、僧团别异。僧团容许所以默然,我如此理解。』

然后,应当立刻进行布萨,诵护解脱戒(Pātimokkha)。」

【注:以上为《律藏》的记载,而以下为《法句经注》的记载。】
 

憍赏弥比丘众请求原谅



每位前来的比丘都询问世尊:

「尊者,那些争吵的憍赏弥比丘们在哪里?」

世尊指着他们说:「他们在那里。」

每位前来的比丘都说:「我们被告知,好争吵的憍赏弥比丘就是他们。我们被告知,那些违抗世尊的话的憍赏弥比丘就是他们!」都用手指指着他们,让他们觉得羞耻得抬不起头来。

他们跪到在世尊的脚下,请求世尊原谅。世尊说:

「诸比丘,你们造了很重的恶业。你们在我这一切知智的佛陀座下出家,竟然不听从我要你们和合的劝告。你们是由我的口而出生的孩子。一个孩子不应当违背父亲所给予的教诫,然而你们竟然不听取我的教诫。

过去有位智者,即使杀其双亲并夺取王位的盗贼在森林里落入自己手中,即使生命会受到威胁,也不违背双亲所给予的教诫,而没有将对方杀死。后来还得到两个国家的统治权。」说完后,世尊讲了《憍赏弥本生经》(371: Kosambika Jātaka)[14]

世尊再补充说:

「如是,诸比丘,即使父母被杀死了,长生王子也不背弃父母的训诫。后来娶了梵授王的女儿,统治迦尸和憍萨罗两个国家。然而,你们,不听从我的话,造了很重的恶业。」
 

此集会的比丘们皆证悟

这么说后,他再诵出这个偈颂:

     Pare ca na vijānanti mayam’ettha yamāmase;
     Ye ca tattha vijānanti tato sammanti medhagā.
     但是他人不知道:「我们因此将灭亡。」
     知道这点的人们,争论因此得止息。— 法句经6

偈颂的解释:集合在这里的比丘众中,那些愚蠢又好争吵的人,由于缺乏智慧之眼,他们不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靠近死亡之王。」 就在这集会中,有智慧的比丘们知道自己正时时刻刻接近死亡。由于这种醒觉及通过正确的实践,争吵和争论因此得止息。

这个偈子诵完时,集合在那里的比丘们都证悟了须陀洹果或更高的境界。

在这第十个雨安居的前后期间,世尊开示了许多有关「和合」的法,也度化了许多人、众天神与梵天神。




第七章
优婆离尊者请示有关僧团和合 [Upālisaṅghasāmaggīpucchā]

怎样的和合才是如法

然后,优婆离长老[15]走近世尊。走近后,顶礼世尊,坐在一旁,请示世尊说:

「世尊,关于那件事 — 僧团中争吵、斗争、异执和争论,令僧团分裂、令僧团不和、令僧团别住、令僧团别异 ,如果僧团没有调查那件事,没有找出其根源或无根源就作僧团和合,世尊,这僧团和合是否如法?」

「优婆离,关于那件事…,没有找出其根源或无根源就作僧团和合,优婆离,这僧团和合是不如法的。」

「但是,世尊,关于那件事…,如果僧团调查了那件事,找出了其根源而作僧团和合,世尊,这僧团和合是否如法?」

「优婆离,关于那件事…,如果僧团调查了那件事,找出了其根源而作僧团和合,优婆离,这僧团和合是如法的。」
 

两种僧团和合

「世尊,有多少种的僧团和合呢?」

「优婆离,有两种的僧团和合 — 没达意却达字的僧团和合;及即达意又达字的僧团和合。

优婆离,什么是没达意却达字的僧团和合呢?优婆离,关于那件事…,如果僧团没有找出其根源或无根源就作僧团和合,优婆离,这被称为 — 没达意却达字的僧团和合。

优婆离,什么是即达意又达字的僧团和合呢?优婆离,关于那件事…,如果僧团调查了那件事,找出了其根源而作僧团和合,优婆离,这被称为 — 即达意又达字的僧团和合。

优婆离,就是这两种僧团和合。」
 

能胜任僧团事务的比丘

然后,优婆离长老起座,将上衣搭在肩上,伸手合掌敬礼,以偈颂说道:

「Saṅghassa kiccesu ca mantanāsu ca,
atthesu jātesu vinicchayesu ca.
Kathaṃpakārodha naro mahatthiko,
bhikkhu kathaṃ hotidha paggahārahoti.
僧团责务和讨论,以及引起需判决事;
哪类型人最需要?比丘如何能胜任?」

世尊回答:

「Anānuvajjo paṭhamena sīlato,
avekkhitācāro susaṃvutindriyo.
Paccatthikā nūpavadanti dhammato,
na hissa taṃ hoti vadeyyu yena naṃ.
无可苛责戒第一,严谨所行护根门;
对手无法挑剔他,因无事让人诟病。

So tādiso sīlavisuddhiyā ṭhito,
visārado hoti visayha bhāsati.
Nacchambhati parisagato na vedhati,
atthaṃ na hāpeti anuyyutaṃ bhaṇaṃ.
他如此品质:戒清净.坚定.自信. 能言说;
众前不怯场不动摇,不离题于无关要。

Tatheva pañhaṃ parisāsu pucchito,
na ceva pajjhāyati na maṅku hoti.
So kālāgataṃ byākaraṇārahaṃ vaco,
rañjeti viññūparisaṃ vicakkhaṇo.
当众面前被问时,无懊悔也不羞愧;
适时言合理解释,睿者让智众欢喜。

Sagāravo vuḍḍhataresu bhikkhusu,
ācerakamhi ca sake visārado.
Alaṃ pametuṃ paguṇo kathetave,
paccatthikānañca viraddhikovido.
敬重长辈比丘众,自信于己之导师;
懂轻重练达叙述,精于应对其对手。

Paccatthikā yena vajanti niggahaṃ,
mahājano saññapanañca gacchati.
Sakañca ādāyamayaṃ na riñcati,
viyākaraṃ pañhamanūpaghātikaṃ.
因此节制了对手,他也说服了大众;
却不忽略己教法,问答中不伤害人。

Dūteyyakammesu alaṃ samuggaho,
saṅghassa kiccesu ca āhu naṃ yathā.
Karaṃ vaco bhikkhugaṇena pesito,
ahaṃ karomīti na tena maññati.
胜任传言人之责,善转述僧团事务;
送出比丘群的话,但他不想「我做的」。

Āpajjati yāvatakesu vatthusu,
āpattiyā hoti yathā ca vuṭṭhiti.
Ete vibhaṅgā ubhayassa svāgatā,
āpatti vuṭṭhānapadassa kovido.
当遇任何(戒律)事,犯罪及如何出罪;
通晓两部分别品[16],罪起因之精通者。

Nissāraṇaṃ gacchati yāni cācaraṃ,
nissārito hoti yathā ca vattanā.
Osāraṇaṃ taṃvusitassa jantuno,
etampi jānāti vibhaṅgakovido.
如是他被委派去,被委派者好操行;
恢复那位别住者,精通分别[17]者知之。

Sagāravo vuḍḍhataresu bhikkhusu,
navesu theresu ca majjhimesu ca.
Mahājanassatthacarodha paṇḍito,
so tādiso bhikkhu idha paggahāraho’ti.
敬重长辈比丘众,下座.上座及中座;
此大众师导智者,如是比丘胜任者。」

——————————————————
[1] 持经比丘是有意将水留在水勺裡,所以有罪,但他以为自己没罪。
[2] 一派的比丘坐第一、第三、第五等的位子,另一派的比丘坐第二、第四、第六等的位子。
[3] Brahmadatta 可译为梵与、梵施或梵授。Brahma:梵,datta:已给。
[4] Dīghīti及Dīghāvu意义皆「长寿」。为了方便辨别,父王Dīghīti译为「长寿王」,王子Dīghāvu译为「长生王子」。
[5] viññutaṁ: the years of discretion or puberty 能知、能识、能分别的年龄。在本生经中,通常是16岁。
[6] 前句是来自《律藏》,后句是来自《本生经注》。
[7] 所有法句经偈颂将采取敬法尊者译本,其它是新译。
[8] 于此,「他人」(pare)是指除了智者们之外,其他制造争论的人就是「他人」。他们在僧团中争论,不知道:「我们会一起灭亡、毁灭、消失,去到死亡跟前。」──《法句经注释》,寻法尊者译。
[9] 根据律藏注释,虽然迦尸国的梵授王占领了憍萨罗国、牛马财富及斩杀了长寿王夫妇,长生王子尚能与他和合。
[10] 「kacci, bhikkhu, khamanīyaṃ; kacci yāpanīyaṃ, kacci piṇḍakena na kilamasī? 」 若直译是:「比丘,你是否能忍受?是否还能维持生命?是否不疲惫于托钵食物?」。这是在经典中常出现的问候语。
[11] 「khamanīyaṃ, bhagavā, yāpanīyaṃ, bhagavā; na cāhaṃ, bhante, piṇḍakena kilamāmī.」若直译是:「我能忍受,世尊。我能维持生命,世尊。我不,尊者,疲惫于托钵食物。」
[12] 「巴利雷亚卡」原是村名,森林的原名是「受保护」。由于「受保护」森林是在巴利雷亚卡村的附近,因此被称为「巴利雷亚卡森林」或「巴利雷亚卡保护森林(pālileyyaka-rakkhita)」。而由于这头象王来到这片森林,因此就被称为「巴利雷亚卡象王」。
[13] 此偈也记载在优陀那35经《龙象经》Udana 4.5, Nāgasuttaṃ。
[14] 即详细讲述长生王子欲杀梵授王时,想起双亲的教诫。见本书,第二章《长生王子的故事》的 —《复仇的机会》与《双亲所给予的教诫不可违背》。
[15] 是精通戒律第一的比丘。当遇到有关戒律的问题,有时佛陀会吩咐优婆离尊者去主持审查案件,例如本生12经:榕树鹿本生。
[16] 参见下一个注解。
[17] 分别(vibhaṅga)即是《律藏》中的比丘分别(比丘戒)及比丘尼分别(比丘尼戒)。


参考资料

1. The Great Chronicles of the Buddhas, by Mingun Sayadaw.
2. Chaṭṭhasaṅghītipiṭakam Vinayapiṭaka Mahāvaggapāḷi: 10 Kosambakakkhandhaka, 6th Buddhist Council, Burma 1952.
3. The Book of the Discipline Volume IV – Great Division, Mahavagga X, translated by I. B. Horner.
4. Vinaya Text Part II - The Mahavagga X, translated by T. W. Rhy Davids & Hermann Oldenberg.
5. 《汉译南传大藏经律藏大品•第十 憍赏弥犍度》元亨寺。
6. 《律藏•大品》道澄大长老编译(2019年12月版本)。
7. Dhammmapada 5: Kosambakavatthu, Buddhist Legends,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Pali Text of the Dhammapada Commentary, by Eugene Watson Burlingam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1. Get the copy from https://www.ancient-buddhist-texts.net/English-Texts/Buddhist-Legends/01-05.htm.
8. 法句经 Dhammapada(第二修訂版2015),敬法比丘中译 https://tusitainternational.net/downloads/chinese-ebooks/
9. 法句经双品《憍赏弥比丘的故事》,寻法比丘译。
10. 汉译南传小部经•本生经,元亨寺版,悟醒译,本生经371《长灾拘萨罗王本生》与本生经428《憍赏弥本生》。
11. 中部128经《随杂染经》(MN.128 Upakkilesasuttaṃ),莊春江译, https://agama.buddhason.org/MN/MN128.htm
12. 优陀那35经《龙象经》(Ud.35 Nāgasuttaṃ),莊春江译, https://agama.buddhason.org/Ud/Ud35.htm
13. 增支部9集40经《龙象经》(AN.9.40 Nāgasuttaṃ),莊春江译,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493.htm
14. Digital Pāli Reader https://www.digitalpalireader.online/_dprhtml/index.html,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Jātaka, Dhammapada and Vinaya.
15. 《巴汉词典》A. P. Buddhadatta Mahāthera著Mahāñāṇo Bhikkhu 译。
16. Pāli English Chinese Japanese Dictionary ver.1.9.3.0. 软件下载: http://dhamma.sutta.org/pali-course/Pali-Chinese-English%20Dictionary.html




献给我的父母 — 让我看到这世间的光,让我成长。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已故敬爱的父亲与过去的亲朋戚友。
愿一切众生无私、无我,互相善待。
愿师长、同修、护法居士们健康、长寿,
修行无阻碍,善心愿如法满愿。
愿正法久住世间。

善哉!善哉!善哉!
Sādhu! Sādhu! Sādhu!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