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80 智者沙弥之事《帝释天王、大穷与智者小沙弥》(old version)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 Dhammapada Verse 80 Panditasamanera Vatthu

治水者疏导水,矢师们矫正箭,
木匠修饰木材,智者调服自己。
—— 法句经80偈《智者沙弥之事》


帝释天王、大穷与智者小沙弥

帝释天王与大穷
帝释天王 (天王之王帝释,天帝,Sakka)为什么要帮穷出了名的“大穷” (Mahāduggata)?

一个名叫“智者”的小沙弥
看到水被疏导,箭被矫正,木被修饰,智者(Paṇḍita)小沙弥想做什么?

大穷与智者小沙弥的关系是什么?

绘图/ 姚善见
排版/ 宗使
重述/ 自在居友
审稿/ 陈语


过去世之事:帝释天王与大穷(Mahāduggata)

        一时,导师佛陀住在祇托林(Jetavana)时,开示有关智者小沙弥。

        在过去,迦叶佛时代,佛陀在两万阿罗汉弟子的伴随下,来到波罗奈城(Bārāṇasī)。居民们醒觉他们拥有的能力,团结组成八到十支队伍,向来访的僧众提供日常的供养。

        有一天,导师用完餐后,作了此开示:“居士们,有一个人这样对自己说:‘我的义务只是把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拿来供养及布施,我为什么要劝导他人布施呢?’ 于是他只尽自己的本份布施,没有劝导他人。这个人,在来世得到了财富的果报,他没有随从。另一人只是劝导他人布施,自己却不做,则其来生会有随从,而没有财富。倘若某人自己不布施,也不劝导他人布施,那来生财富与随从都没有,只能吃他人的残羹剩饭。如果一个人不但自己供养和布施,也努力劝导他人布施,那么他的来生一定会财富与随从两俱足。”

        一位聪明的男子在旁听了这番话,决定要让自己的来生同时拥有财富与随从两样福报,于是就向导师顶礼:“恳请世尊明日接受供养。”

        “你需要多少位比丘?”

        “请问尊者有多少位弟子?”

        “两万比丘。”

        “尊者,我明天将供养全部比丘。” 导师接受了他的邀请。

        这位男子立即回到村落里宣告大众:“亲爱的乡亲父老,我已邀请了佛陀为首的比丘僧团明日前来接受供养,请大家一起合力布施,尽你们的努力供养。”

        他接着逐一询问每家所愿意承担供养的人数,众人纷纷踊跃报名。“我们供养十位比丘。”“我们供养二十位。” “我们,一百位。” “我们,五百位。” 他便一一将姓名和人数登记在书写的叶片上。

        在那时城里有一位很穷的人,他已经穷到出了名,全村人都知道这个叫做“大穷” (Mahāduggata)的人。男子同样也问大穷愿意供养多少位比丘。

        大穷无奈地表示说:“大人,我能对比丘做啥?比丘需要富有的人提供他们所需。而我呢?家里的米只够明天自己熬一碗粥而已,我能供养什么给比丘呢?”

        由于已学会当一个督励者,男子打破沉默,回应说:“我的朋友,大穷,城里有很多的人,锦衣玉食,生活轻松,睡舒适的床,过得富裕,而你却勤苦终日仍不得温饱,你可曾想过,是不是因为你从来不曾做过任何有功德的善事所致?”

        “我想是的,大人。”

        “那么你为什么不现在就做个功德?你还年轻力壮,为什么不去工作赚取供养所需?随分隨力、尽你所能地做布施,不应当也是你的职责吗?”

        大穷受到勉励,生起宗教情操,便表示说:“写上我的名字吧,不管我剩下有多少,我决定供养一个僧人的食物。”

        男子喃喃道:“只供养一位僧人有什么用啊,你的叶片上难道就写一个人?”男子并未把大穷的名字写在叶片上。

        大穷回到家里,对妻子说:“贤妻,明天城里有供僧会,我被允许供养一位比丘。我们明天供养一位比丘。”妻子说:“我们是穷人,为什么你要接受?” “贤妻大人,我们过去就是没有做这些,所以生来就穷。我们可以去当拥人,赚工资来供养一位比丘。” 于是,他俩外出去找工作做。

        大穷夫妇分别遇到一位将供养三百个比丘的大富翁和其妻子。富翁夫妇问:“你们会做什么?”他们皆回答:“只要您要求做的,我都可以做。”大穷替富商劈材,妻子则替富商的太太舂米,两人都干劲十足又充满喜悦地工作。当富翁夫妇知道他们工作是为了供养一位比丘,他们也很随喜。

        他们辛勤地工作,赚到了米、酪、酥油、盐、木柴、香料及厨房用具。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起来准备供僧食物。大穷到店找不到做咖哩的叶子,便到河边摘取叶子。他一边高兴地哼着歌儿,一边想着:“今天我有幸供养一位圣僧了。”

        渔夫听到大穷的声音后,问道:“你非常开心地唱诵,为什么呢?”

        “我正在采咖喱叶,朋友。”

        “要拿来做什么呢?”

        “我将供养食物给一位比丘。”

        “吃到这些咖喱叶的比丘真幸福。”

        “我还可以做什么,朋友?”

        “来,拿这些鱼去卖吧。”

        于是大穷去卖鱼,城里的居民买鱼来供僧。

        当他把全部的鱼卖完之后,问渔夫:“我需要走了,朋友,比丘就快到来。” “是否还有鱼?”

        “都没了,朋友。不过我这里有四条埋在沙里的红鲑鱼,是给我自己用的。但既然你要供养食物给比丘,把它们拿去吧。”

        渔夫给了大穷那些红鱼。

        导师当天一早入定观察世间,智慧里闪现出大穷的模样。导师审视:“大穷的名字不在叶片上,因此无法获得分配比丘,而现在比丘都已分配出去,只剩下我了。”由于历来诸佛都特别慈悲穷人,所以导师想:“我要帮助大穷。”然后走入香室安坐下来。

        大穷带着红鱼回家时,帝释天王的石宝座忽然发热,帝释天王心里想:“这是什么缘故?”他环视一周:“大穷将获得眷顾,因为坐在香室的导师已决定要去他的家里接受供养。现在大穷要烹煮粥饭及其他咖哩叶餐食,我应当到他家帮忙当厨师。”

        于是帝释天王变身为一个普通人来到大穷家,问道:“有谁要请工人做工吗?”

        大穷见到他,对他说:“朋友,我们确实需要人帮忙准备粥和饭来供养一位比丘,但是我们无法付你酬劳。”

        “如果是准备食物供僧,那不必付我酬劳,我理应做些有功德的事。” 于是,他帮忙蒸煮米饭及准备其他食物,然后叮嘱大穷去迎接比丘。

        当大穷来向男子要求分配供养的比丘时,男子立即察觉到自己的疏失,说道:“我忘了分配一名比丘给你供养了。”大穷诉说昨天所做的种种努力后,抱着双臂悲泣。男子深感歉意,建议大穷前去香室,顶礼导师,恭请世尊慈悲受供。

        大穷来到香室门口,五体投地顶礼导师,说道:“尊者,在这城里没有人比我更穷了,恳求您予我庇护,慈悲加被。”香室的门打开,导师将自己的钵交到大穷的手上。正在香室外等候的王公大人们撇着嘴看着,他们试图劝说大穷把钵交给他们,并接受的赏赐,但大穷坚持自己供养,他们都未能如愿。

        既然金钱赏赐无法打动大穷,国王决定陪着导师到大穷家里,看看他的供养到底有多少,希望能有适当的时机,请世尊改址到王宫里接受已经准备好的供养食物。

        化身为普通男子的帝释天王准备好了稀粥、硬食、饭、咖哩叶餐食及其他食物,还安置了一张导师坐的宝座,等待导师的莅临。很快,大穷迎请导师抵达了家里,便说:“尊者,请进。”

        大穷所住的房子太矮,如不低头是无法进入,但诸佛从不低头进门。当他们进入房屋时,大地会沉没或房子会上升。这是源于他们过去善布施的果报。当他们离开时,一切就打回原形。因此,导师挺直地走进了屋内,坐在帝释天王准备好的宝座上。

        此时,国王对大穷说:“朋友,大穷,当我们求你把导师的钵给我们时,你不给。现在让我们看看你准备了什么供养导师。”

        帝释天王掀开碗盘,食物香气四溢,弥漫整个城市。国王看见这些稀有的供养,顿时心悦诚服,终于改变了心意,向导师顶礼告辞,退出离去。

        帝释天王将稀粥和其它食物恭敬地手授给导师。饭食过后,导师做了随喜和回向功德,起座离去。帝释天王向大穷作手势,大穷赶紧拿起导师的钵,护送导师回去寺院。

        帝释天王转过身,站在大穷家门口,抬头望向天空。天空落下七种不同的宝石雨,填满大穷的屋子,直到再也没有空间。

        大穷妻子把孩子抱在怀里,跑到外面站着。大穷回来时,看到孩子们站在屋外,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丈夫,我们的房子充满了七种珠宝,已经没有空间可入了。” 大穷心想:“今天是我收到了布施的果报。”

        大穷赶紧晋见国王,请求国王收下这些珠宝。国王心想道:“今天供养给佛陀的功德达到顶点。” 于是问道:“必须用什么来移走珠宝?”

        “大王,这将需要一千辆马车来移除这些财富。”

        国王派遣一千辆马车将珍宝运走,堆积在宫廷,有如棕榈树般高。

        国王召集了城市的所有居民,问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有没有拥有这么多财富的人?”

        “大王,没有。”

        “一个人有这么多的财富应该怎么做?”

        “应该给他担任司库一职,大王。”

        国王赐予大穷爵位,封他为司库。然后,他指向前司库房子的土地,对他说:“你把那边长的树丛清除掉,盖个房子住吧。”

        当那片地被清理和铲平时,发现了许多宝藏瓮,它的边缘互相碰触发出阵阵光芒。大穷报告国王这件事,国王说:“因为你的福德(功德)而使这些瓮发光,你配得上拥有它们。”

        房舍建好后,大穷再度供养以导师为首的僧团七天。从此大穷一生广修功德之事。大穷寿终后投生天界,享有天界的荣耀,直到现在这一尊佛 —— 乔达摩佛出现时,投生为舍利弗长老的在家弟子,舍卫城(Sāvatthī)富商女儿的儿子。

现在世之事:七岁智者小沙弥(Paṇḍita)

        富商夫妇知道女儿怀孕后,给她一切保护胎儿所需的照料。富商的女儿在怀孕一段时间后,渴望地想:“哎呀!我想供养美味的红鱼给法将[1]为首的五百位比丘僧团。让我穿上黄褐衣服,坐在最外围的座位,吃比丘们舍下的食物。”她的父母满足了她的愿望,并连续举行了七天供僧会,皆供养红鱼给法将为首的五百位长老比丘。这个果报,缘自大穷在过去世供养美味的红鱼和服务之故。

        新生孩子命名时,富商女儿对舍利弗长老说:“尊者,请授予您的侍者学处。”

        舍利弗长老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呢?”

        “当我怀孕时,家里愚蠢、聋哑的成员都突然变得有智慧,所以我的孩子应该取名为 ‘智者’(Paṇḍita)。” 长老便给与授戒。

        当智者长到七岁时,他向母亲请求:“妈妈,我要在长老座下出家为僧。” “好的!儿子。在你出生的时候,我就决心不阻止你的志愿了。”

        于是她邀请长老来家里接受供养。对长老说:“尊者,您的侍者想要出家。我今天傍晚会带他去寺院。”送别长老后,她召集亲戚们,对他们说:“正是今天,我儿子将舍下在家人的生命,这是个应该做的告别。”

        崇敬的告别礼后,把孩子带到寺院,对长老说:“尊者,请让这孩子出家。”

        长老告诉男孩出家生命的种种难处。男孩回答说:“尊者,我会执行您的教诫。”“既然这样的话,来吧!”长老弄湿了他的头发,教他禅修业处,即观想五身分(头发、体毛、指爪、牙齿、皮肤)的不净,给予剃发出家。

        其父母也连续七天住在寺院,仅以红鱼作为食物供养给以佛陀为首的比丘僧团。做完后,他俩便回家归去。

        出家第八天,长老带着小沙弥去了村庄。但是,他没有比丘僧团伴随。怎么会这样呢?小沙弥还不会端正地持钵,穿袈裟,或守持好四威仪(身体的姿势,即行、住、坐、卧),除此之外,长老有寺院应尽的义务要履行——每当比丘僧团进村托钵时,长老会巡视寺院各处,打扫没清扫的地方,将饮用水灌满水壶,将凌乱的床椅等家具摆设好,使之还原适当的位置。这样做后,他才进入村庄。那是因为他不想让外道有可能进入空荡荡的寺院,还说:“瞧,这是乔达摩弟子的居所!”他把整个寺院清理一番后才进村托钵。所以,那天他吩咐小沙弥持钵,比平时晚一些入村。

        小沙弥跟随在其戒师后面,走到半路见到灌溉路,问道:

        “尊者,那是什么? ”

        长老回答:”沙弥,那是灌溉路。”

        “他们用它做什么呢?”

        “他们用来引导水,以灌溉稻田。”

        “但是,尊者,水有心吗?”

        “没有心[2],具寿[3]。”

        “尊者,人们可以把没有心、只有色的东西移去他们想要的地方?”

        “是的,具寿。”

        小沙弥心想:“如果人们可以把没有心、只有色的东西引导去他们想要的地方,为什么有心的人不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念来完成沙门法,亲证寂静?”

        然后,继续向前走,小沙弥看见一名造箭匠用火烤箭柄,以眼角检查,把它扳直。于是便问:

        “尊者,这个人是什么?”

        “他是造箭匠,具寿。”

        “他在做什么?”

        “他在用火将箭柄烘烤后扳直。”

        “尊者,箭柄有心吗?”

        “没有心,具寿。”

        小沙弥于是想:“如果没有心的箭柄能用火锻直,为什么有心的人不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念来完成沙门法,亲证寂静?”

        然后,继续向前走,他看见一名木匠,在削木塑造轮辐、轮辋、轮毂等。又再度问道:

        “尊者,这个人是什么?”

        “木匠,具寿。”

        “他在塑造什么?”

        “他用木材塑造车和轮子等,具寿。”

        “尊者,那些有心吗?”

        “没有心,具寿。”

        小沙弥心想:“如果没有心的木材可做成车轮,为什么有心的人不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念来完成沙门法,亲证寂静?”

        看完这些情形后,他对长老说:“尊者,您能否拿着您的袈裟,我要回头。”长老没允许自己如此想:“这刚出家的小沙弥竟然这样说话,”反而说:“拿过来吧,小沙弥。”便接过自己的袈裟。

        智者顶礼戒师之后准备折返回寺院时说:

        “尊者,在带食物给我时,请只带红鱼。”

        “具寿,怎么能获得呢?”

        “尊者,如果以尊者的福德不能获得,那便以我的福德您将成功获得。

        长老心想:“小沙弥坐在屋外可能会遇到危险,” 便把自己房间锁匙交给他,吩咐他进去房里坐。
        
        智者开门进去坐下,观照自己的色身[4],放下“我有”,正念地坐禅。

        此时,由于他的福德威力,帝释天王的黄宝石座又热了起来。一看究竟,立即了然于胸:“智者小沙弥将钵交还给戒师,自己先行回精舍去,立定心意要努力证得阿罗汉,我该当起身前往护持。”

        帝释天王命令四大王天:“把精舍庭园里的鸟都给赶走,并守护好周围。”

        帝释天王再吩咐月神拉着月亮及日神拉着太阳(阻止过午),他自己则亲自守护在精舍房门口。精舍安静得甚至没有落叶的声音。此时,小沙弥的心很快获得宁静,证得前三果。

        舍利弗长老想,“小沙弥在精舍打坐,我可以在哪个护持者家接受供养以协助他。” 因此,长老去了对他爱护又恭敬的护持家庭。正好这户人家当天获得了一些红鱼,正坐着等长老的到来。看见长老前来,他们邀请长老进屋,供养粥、甜食和红鱼为钵食。长老让他们知道来访的目的,那户家人对他说:“尊者,请用餐。并且带回去的食物也有。”长者用完餐后,拿着装满最好红鱼的钵。长老想:“小沙弥应该饿了。” 于是赶快离开返回精舍。

        那天,导师在用完餐后观察 —— “智者小沙弥将袈裟交还给戒师,转过身说:‘我将执行沙门法。’他是否能完成出家人的义务?” 总结到他已证得了三果。再继续观察:“他有没有证悟阿罗汉的潜能(亲依止缘)?”结果发现不仅有,而且还能够在用餐之前证悟阿罗汉。接着又发现:“舍利弗长老正在给小沙弥带食物回来的路上,这会中断小沙弥的禅修,我必须设法阻拦他,我可以坐在精舍出入口守护,然后问他四个问题。在他回答问题时,小沙弥将能证得伴随无碍解智[5]的阿罗汉果。”

        于是导师到精舍出入口等候,问了刚抵达的舍利弗长老四个与修观禅有关的问题。就在长老回答这些问题后,智者小沙弥证得了伴随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

        此时,导师对舍利弗长老说: “去,舍利弗,把食物拿去给你的小沙弥。”

        长老走到房前敲门,小沙弥开门,从长老手中接过钵,将钵放在一边后,用棕榈扇为长老搧扇子。长老对他说: “小沙弥,你用早餐吧!”

        “但师父您呢?”

        “我已经用过早餐了,你吃吧!”

        这样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在出家的第八天,就像刚盛开的荷花一样,证得阿罗汉果位。坐着省思后,便吃他的早餐。

        当小沙弥用完餐,洗完钵把钵收好时,月神放开月轮,日神放开日轮,四大天王放弃保护四方,帝释天王也放弃保护门口。此时,太阳突然从天的正中央消失。

        比丘们奇怪地说:“天异常地变暗,太阳突然从天的正中央消失,小沙弥现在才刚吃完早餐,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此,导师针对智者小沙弥的事,为众比丘开示:“诸比丘,当一个有福德的人决心要修学那扇微妙的沙门法时,连诸天天王和众天神都会加以护持,连我作为佛陀也不能坐视不理,去了已有‘防卫墙’的精舍,守卫我的儿子。智者从农夫疏导水流灌溉田地,造箭师矫正箭杆,木匠制作车轮及其他用具,领悟到如何驯服自己的心,并坚决地修学沙门法,现在他已证悟阿罗汉果位。”

        然后,导师以此作了开示,并说出以下偈颂: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治水者疏导水,矢师们矫正箭,
木匠修饰木材,智者调服自己。


教师指南

1. 什么是拥有财富之因?什么是拥有随从之因?

2. 怎样的态度让天神及圣者会眷顾一个人?

3. 智者小沙弥为什么那么肯定地对舍利弗长老说,当天一定可以得到红鱼吃?

4. 他在禅修时,帝释天王被惊动而从天上下到人间,帝释天王如何帮助他?

5. 灌溉的人引水,制作弓箭的人矫直弓箭,木匠弯曲木材,德行具足、有智慧的人如何调服自己?
————————————————————

[1] 即是舍利弗长老。
[2] 指无意识。
[3] 出家人对同辈或晚辈之亲切称呼。
[4] Karajakāya,即由过去所造作之业引生的这副肉身。
[5] 四无碍解智 (paṭisambhidā):义无碍解智(了知义之差别的智慧);法无碍解智(了知法之差别的智慧);词无碍解智(了知词句之差别的智慧);应辩无碍解智(了知应辩之差别的智慧,即关于前三种无碍解智的应辩无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