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略传 第五至六章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五章 成佛

来到菩提树下


用完餐后,菩萨在尼连禅河畔盛开的娑罗林中稍事休息和禅修[1]。到了黄昏花落之时,菩萨走在诸天神严饰的小道上,朝着菩提树[2]的方向走过去。
菩萨来到菩提树下时,有一个名叫吉祥(Sotthiya,索提亚)的割草婆罗门带一些草走过来。看到菩萨的样子,他心想菩萨似乎需要草,于是供养菩萨八把草。

菩萨拿着八把草登上菩提树下的平台,站在菩提树的南方,面向北方。这时南方的轮围界开始向下倾斜,而北方的轮围界开始向上倾斜;菩萨认为这不是成佛的方向,于是顺时针绕着菩提树走到菩提树的西方站着,面向东方,这时西方的轮围界开始向下倾斜,而东方的轮围界开始向上倾斜;菩萨认为这不是成佛的方向,于是顺时针绕着菩提树走到菩提树的北方站着,面向南方,这时北方的轮围界开始向下倾斜,而南方的轮围界开始向上倾斜;菩萨认为这不是成佛的方向,于是顺时针绕着菩提树走到菩提树的东方站着,面向西方,这时呈现不可动摇的状态。菩提树的东方,是一切诸佛不可动摇的结跏趺坐之处。

菩萨知道这里是一切诸佛断除烦恼、不可动摇的不败之座(aparājita)──胜利吉祥的菩提座,于是把手上的八把草铺在地上。这八把草不可思议地变成十四肘尺大小的宝座。

菩萨背向菩提树干,面向东方,以坚定心决意:“1. 即使只剩下皮,2. 即使只剩下筋,3. 即使只剩下骨,4. 即使全身血肉干枯,除非证得佛果,否则我将不离此座。” 作了这四精进支(caturaṅga vīriya)的决意后,结跏趺坐在不败之座上[3]

击败大魔军


从菩萨出家以来,自在天子魔(Vasavattī Devaputta Māra)一直伺机想要伤害菩萨,但由于菩萨未曾生起欲寻等邪思惟,因此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Life of the Buddha @Dhammaseed 020 Vanquishing Māra and His Army

当时,魔罗心想:“悉达多王子想要逃脱我的领域,我不能让他得逞。”于是魔罗回到他化自在天,召集他的魔军前来。当时魔音呼啸,魔军浩浩荡荡而来。

魔罗所召集的魔军非常众多,在魔罗前面的魔军有十二由旬长,左右各有十二由旬宽,在他上方有九由旬高,后面直到轮围界的尽头。大魔军的战栗喧嚣声在一千由旬之外都听得到。

魔罗骑着一百五十由旬大的战象,变现出一千只手,手持各种武器。其余魔众变现成非常恐怖的形相,手持各种武器,朝着菩萨的方向前来,想要征服并摧毁菩萨。

当时,一万个轮围界的天神正站着礼敬和赞扬菩萨。帝释天王站着吹上胜(Vijayuttara)之螺,大黑龙王站着吟诵出百余句赞偈,大梵天站着举白色伞盖。

在大魔军朝着大菩提树的方向过来之时,前来礼敬菩萨的帝释天王等众天神四散奔逃,作鸟兽散,没有一个天神或梵天神敢站在菩萨和大菩提树的附近。当时,只有菩萨独自安坐在大菩提树下。

虽然魔罗和大魔军的声势浩大,却无法直接进入大菩提树的范围,只能在附近呐喊,无法正面攻击菩萨。

菩萨看到魔罗的大魔军从北方而来,所有天神和梵天神都四散奔逃,心想:“这么多魔军奋力前来攻击我一个人,这里没有父母、兄弟或其他亲戚能帮助我,只有长久以来我所修习的十波罗蜜,能作为击败大魔军的武器。”于是菩萨开始省察自己的十波罗蜜。

就在菩萨省察十波罗蜜之时,魔罗开始发动九种武器攻击菩萨:

1. 风轮(vātamaṇḍala)──首先魔罗发出狂暴的旋风,这种强风的威力可以把树木连根拔起,也可以摧毁周围的村庄和城镇;但由于菩萨的威德力,那些风在接近菩萨时就变得无力,甚至无法吹动菩萨袈裟的边缘。

2. 大雨(mahāvassa)──魔罗看到狂风无法伤害菩萨,就想用洪水把菩萨淹死。魔罗立刻招来雨云,倾盆大雨随即倾泻而下;但当雨水即将接近菩萨时,就改变方向,流到其他地方,甚至无法沾湿菩萨袈裟的一根线。

3. 石雨(pāsāṇavassa)──接着魔罗想用石头将悉达多王子砸成粉身碎骨,于是魔罗使下石头雨。非常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就好像从山顶放出尘烟一般;但在接近菩萨时,它们却变成天界花环和花球,降了下来。

4. 攻击雨(paharaṇavassa)──接着魔罗想用武器将悉达多王子杀死,于是他使下武器雨。各种武器如下雨般从天而降;但在接近菩萨时,那些武器却变成天界的花朵,纷纷落在菩提树的周围。

5. 炭雨(aṅgāravassa)──魔罗看到菩萨安然无恙地坐着,就招来冒着烟的火炭雨;但在接近菩萨时,那些火炭变成天界的花朵,纷纷落了下来。

6. 热灰雨(kukkulavassa)──接着魔罗招来火红的热灰;但那些热灰在接近菩萨时,却变成天界的檀香粉,落在菩萨的脚下。

7. 沙雨(vālukāvassa)──接着魔罗招来非常细、冒着烟的热沙从天而降;但在接近菩萨时,那些热沙却变成天界的花朵,落在菩萨的脚下。

8. 泥雨(kalalavassa)──接着魔罗使下热泥雨。带有烟和火焰的热泥从天而降,但却变成天界的香膏,落在菩萨的脚下。

9. 黑暗(andhakāra)──接着魔罗想用黑暗把悉达多王子吓跑。然而当黑暗接近菩萨时,就像被日光驱散般,黑暗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魔罗发动九种武器来攻击菩萨,但全都失败,无法使菩萨逃跑。于是他命令大魔军,不要让悉达多王子有成佛的机会,去抓住并杀死菩萨。

在魔罗接近菩萨时,呐喊要菩萨离开菩提树下的不败之座。菩萨告诉魔罗,他既没有圆满十波罗蜜、十近波罗蜜和十胜义波罗蜜,也没有修习五大舍及为了利益世间行、为了利益亲族行、为了成佛行的三种行,因此这菩提座是自己的,不是魔罗的。

当时,魔罗怒不可遏,于是向菩萨发射轮盘武器;但在接近菩萨时,该武器变成花环,停悬在省察十波罗蜜的菩萨上方。

大魔军呐喊要把菩萨赶离菩提座,于是将非常大块的尖石投向菩萨;但在接近省察十波罗蜜的菩萨时,那些大尖石却变成花环和花球,纷纷落在地上。

菩萨问魔罗说:“过去圆满波罗蜜的菩萨们会像我这般,在成佛之日获得菩提座。魔罗,有谁见证你所做的布施呢?”

魔罗面向魔军伸出手臂说:“我有这么多见证人。”就在那一刻,魔罗的大军如山崩般地呼喊说:“我是见证人,我是见证人。”

当时,魔罗问菩萨说:“悉达多,那有谁见证您所做的布施呢?”

菩萨回答说:“见证你做布施的是有心识者,然而这里我并无有心识的见证人。且不论我在其他世所做的布施,单单在维山达拉那一世,我就做了七百大施,即使没有心识的大地,也能作为我的见证人。”于是菩萨从袈裟伸出右手,指向大地说:“在维山达拉那一世,我做了七百大施,你不能做我的见证人吗?”

于是大地震动、旋转、翻滚,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发出惊人的爆破声。魔罗发现自己所处的天地之间如此骚动,因无处可躲而抛下战旗和武器,匆匆地返回他化自在天;而他的大魔军也都作鸟兽散,四散奔逃。

菩萨在毘舍佉月月圆日的日落前,击败自在天子魔。当时,看到魔罗和大魔军失败逃跑的天神和梵天神齐声欢呼,纷纷撒下天界的香花,堆积在菩萨所坐的菩提树下不败之座旁[4]

成佛


当时,菩萨修习入出息念,依次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初夜时分,菩萨证得宿住随念智[5]。他能忆念种种宿住,即:一生、两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在那里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乐、如此寿命的限量。他从该处死后投生到那里,在那里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乐、如此寿命的限量。他从该处死后投生到这里。”如此能以有行相、有出身[6]来忆念种种宿住。

中夜时分,菩萨证得有情死生智[7]。他能以超过人的清净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随其业:“这些有情的确因为具足身恶行,具足语恶行,具足意恶行,诽谤圣者,为邪见者,受持邪见业,他们身坏死后,投生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这些有情的确因为具足身善行,具足语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诽谤圣者,为正见者,受持正见业,他们身坏死后,投生善趣、天界。”如此能以超过人的清净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随其业。

后夜时分,菩萨证得漏尽智[8]。他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如实了知“此是漏”,如实了知“此是漏之集”,如实了知“此是漏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漏灭之道”。他如此知,如此见,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在解脱时而有“已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复此界(受生修道)[9]。”

Life of the Buddha @Dhammaseed 021 Enlightenment

从那一刻起,我们的菩萨就称为正自觉者(Sammāsambuddha)[10]

西元前589年毘舍佉月的月圆日[11],我们的菩萨成就一切知智的佛果。

成佛后,佛陀省察到自己已经解脱生死轮回之苦,欣喜地默诵出两首偈:

“经多生轮回,寻找造屋者,

流转未发现,再再受生苦。

已见你造屋者,你将不再造屋,

你一切屋椽坏,屋脊已经摧毁;

我心已达无为,已证灭尽诸爱[12][13]

成佛后的七七四十九天


成佛后,佛陀连续七天坐在优楼频螺附近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得享解脱之乐。七天过后,佛陀出定,初夜时分,顺逆地观照缘起: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生起。

热忱专注婆罗门[14],诸法清楚显现时;

因了知有因诸法,他消除一切疑惑。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即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这整个苦蕴灭尽。

热忱专注婆罗门,诸法清楚显现时;

因了知诸缘灭尽,他消除一切疑惑。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生起。

然而,由于无明的无余离、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这整个苦蕴灭尽。

热忱专注婆罗门,诸法清楚显现时;

摧破魔军而住立,犹如太阳耀天空。[15]

佛陀连续七天坐在菩提树下得享解脱之乐的第一个七日,称为“结跏趺坐的七日(pallaṅka-sattāha)”。

由于佛陀连续七天一直结跏趺坐在菩提树下的不败之座上,有些天神心想,佛陀为何没有从不败之座起来,怀疑佛陀是否已经证得佛果。

佛陀了知他们的心念后,为了消除他们的疑惑,从不败之座起来,运起神通,升到空中,显示火焰和水柱交替喷射的双神变(yamakapāṭihāriya)。

展示双神变以消除天神的疑虑后,佛陀从空中降下来,站在不败之座的东北方,思惟自己确实已在不败之座上证得一切知智,于是持续目不转睛地凝视不败之座七天。佛陀连续七天目不转睛地凝视不败之座的第二个七日,称为“凝视的七日(animisa-sattāha,不眨眼的七日)”。

第三周,佛陀在不败之座和凝视处之间,变现出一条宝制经行道,然后在经行道上由东至西来回地经行七天。佛陀连续七天在宝制经行道上经行的第三个七日,称为“经行的七日(caṅkama-sattāha)”。

第四周,佛陀结跏趺坐在菩提树西北方由诸天神所化现的宝屋(ratana ghara)省察阿毘达磨藏。

在此所说的宝屋,并非七宝所建造的房子,而是佛陀省察阿毘达磨的地方。

佛陀从《法集论》开始省察阿毘达磨藏的内容。佛陀在思惟前面六部论时,身体并没有散发出特别的光芒,但当他无间断地省思整部《发趣论》(Paṭṭhāna)时,他的身体放出非常强烈的光芒。这些光芒共有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和前五种颜色混合的六种颜色。由于《发趣论》是非常深奥之法,因此最能体现佛陀所拥有的一切知智,能将佛陀的一切知智发挥到极致。

佛陀省思阿毘达磨法宝之处的第四个七日,称为“宝屋的七日(ratanaghara-sattāha)”。

第五周,佛陀来到菩提树东边的牧羊人(Ajapāla)榕树[16]下结跏趺坐七天,思惟教法并得享解脱之乐。

当时,有一个生性骄慢的婆罗门来到佛陀那里。到了之后,与佛陀互相问候;互相问候、友善地交谈之后,站在一旁。站在一旁的该婆罗门问佛陀说:“乔达摩,什么是婆罗门?具足什么法才堪称婆罗门?”

了知该义后,佛陀说出这首偈:

“凡婆罗门除恶法,无慢无漏且自制,

达终圣智住梵行,无世间增盛烦恼,

如法可称婆罗门。[17]

自从菩萨出家以来,天子魔一直跟踪菩萨,想要伺机下手,但始终找不到机会。这时,他来到佛陀那里,故意劝佛陀放弃修行,与人们交往。佛陀知道魔罗的诡计,告诉魔罗自己已经成佛,已经解脱生死轮回。魔罗的歪曲、嘲弄、曲解,全被佛陀破坏、粉碎,于是失望地离开。

魔罗离开后,坐在佛陀的不远处,沉默、沮丧、闷闷不乐地以树枝画地来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他归纳出自己的十六个缺失:自己没有圆满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和舍波罗蜜的十波罗蜜,由于没有圆满十波罗蜜,因此没能获得根上下智、有情意乐随眠智、双神变智、大悲定智、无障碍智和一切知智,并在地上画了十六道线。

当时,魔罗的三个女儿──渴爱(Taṇhā)、不乐(Arati)与贪欲(Ragā)来到魔罗那里,看到魔罗垂头丧气,愁眉不展,便问是何缘故。魔罗把所有经过告诉三个女儿。魔罗的三个女儿请魔罗放心,说她们一定会把那个沙门制伏,带回来给魔罗处置。于是她们来到佛陀那里,请佛陀收留她们。

Life of the Buddha @Dhammaseed 022 Mara daughters

当时,佛陀不但对她们不理不睬,也没有睁眼看她们。于是魔女们变现成各种类型的女人来诱惑佛陀,甚至变现出一百个处女、一百个生产过的女子等等,然而佛陀还是对她们无动于衷。

佛陀劝她们离开,说她们这么努力地变来变去,到底要自己看些什么,她们这些行为只能在那些还未断除贪欲者面前表演,对已经断除贪瞋痴的佛陀来说,是没有作用的。于是三个魔女便失望地离开[18]

佛陀坐在牧羊人榕树下七天得享解脱之乐的第五个七日,称为“牧羊人榕树下的七日(ajapāla-sattāha)”。

第六周,佛陀从牧羊人榕树下来到菩提树东边的目恰林达树(Mucalinda)下,结跏趺坐在目恰林达树下七天,得享解脱之乐。

当时,天空出现大非时云[19],连续下了七天大雨。乌云密布,冷风呼啸。这时目恰林达龙王从栖息处出来,盘绕佛陀的身体七圈,把自己的冠顶展开,高悬在佛陀的头上,心想:“不让佛陀被冷、热侵袭,不被虻、蚊、风吹、日晒和爬虫类触恼。”

七天过后,目恰林达龙王看到天空晴朗无云,于是从佛陀的身体松开,舍去龙身,化成一位英俊青年,双手合掌,恭敬地站在佛陀面前。

了知该义后,佛陀说出这两首偈:

“知足远离乐,闻法且见法;

不恼世间乐,对众生自制。

于世离贪乐,超越诸欲乐;

调伏我慢者,此是最上乐。[20]

佛陀坐在目恰林达树下七天得享解脱之乐的第六个七日,称为“目恰林达树下的七日(mucalinda-sattāha)”。

第七周,佛陀从目恰林达树下来到菩提树南边的王处树(Rājāyatana)下,结跏趺坐在树下七天,得享解脱之乐。佛陀坐在王处树下七天得享解脱之乐的第七个七日,称为“王处树下的七日(rājāyatana-sattāha)”。

在这七七四十九天期间,佛陀没有从事洗脸、沐浴、大小便利和进食之事,只依禅定之乐、圣道之乐和圣果之乐来度过。

第四十九天圆满时,佛陀坐在王处树下,生起想要洗脸的心念,帝释天王就带着阿伽陀(agada)和柯子(harīṭaka)药果以及龙蔓齿木和洗脸水来供养佛陀。

佛陀服用这些药果以作为通便之用后,嚼了齿木,并以无恼池水洗脸,然后再度坐在王处树下[21]

两商人最初供养


Life of the Buddha @Dhammaseed 023 Offering of rice cakes by two merchants
当时,搭普沙(Tapussa; Tapassu)和跋利卡(Bhallika; Bhalluka)两个商人从伍卡拉(Ukkalā)地区载五百车货物路经此地。

有一个过去世曾是这两位商人亲戚的天神告诉他们:“大德,前面王处树下有位刚成佛的世尊,请前往佛陀那里,供养他糕饼和蜜团,这将使你们获得长久的利益与安乐!”

于是那两位商人带着糕饼和蜜团来到佛陀那里。到了之后,礼敬佛陀,然后站在一旁。站在一旁的两位商人向佛陀说:“尊者,请接受这些糕饼和蜜团,使我们获得长久的利益与安乐!”

当时,佛陀心想:“诸如来不以手接受食物,我应用什么器皿接受糕饼和蜜团呢?”

这时四大天王了知佛陀的心念,就从四方各带一个石钵过来,并说:“尊者,请用这个钵来接受糕饼和蜜团吧!”佛陀接受四大天王所供养的四个钵,将它们决意合为一个,用这个石钵接受糕饼和蜜团,然后食用。

搭普沙和跋利卡两商人知道佛陀用完餐、放下钵后,顶礼佛陀双足,如此说:“尊者,我们皈依世尊及法,愿世尊忆持我们为从今天起终生皈依的近事男!”

他们是世间最早皈依的近事男,当时只有佛、法二宝,尚无僧宝,因此他们只有二皈依。

这两位商人如此宣誓皈依后,问佛陀说:“尊者,从今以后,我们应向谁礼敬起迎(abhivādanapaccuṭṭhāna)?”

当时,佛陀以右手摸头,取了一束头发,交给他们说:“你们好好地守护这些头发,以作为礼敬对象!”

他们得到头发舍利(kesadhātu)后,犹如甘露灌顶,满心欢喜。在礼敬佛陀后,便离开而去[22]

梵天劝佛说法


成佛后的第五十天,佛陀出定后,从王处树下来到牧羊人榕树下。

佛陀在牧羊人榕树下独处静默时,如此思惟:“我所证得的法,深奥、难见、难觉知、寂静、殊胜、非思考的行境、微妙,智者所证知[23]。然而,此世人乐于爱执[24],喜好爱执,欢喜爱执。要让乐于爱执、喜好爱执、欢喜爱执的世人见到此缘性、缘起法是困难的;要让他们见到一切行寂止、舍一切依着、爱尽、离、灭的涅槃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果我说法,不但他人无法了知我的教法,只会使我疲累,只会困扰我而已[25]。”当时,佛陀的心倾向于少事少务,不想说法[26]

当时,沙杭巴提梵天(Sahampati Brahmā,娑婆主梵天)[27]了知佛陀的心念,心想:“如果如来、阿罗汉、正自觉者的心倾向于少事少务、不想说法,这世间将会坏失,这世间将会败坏。”于是以神通来到佛陀那里,礼敬之后,向佛陀说:“尊者,愿世尊说法!愿善逝说法!有情当中有少烦恼尘垢者,若没听法,则会退堕;若能听法,将能了知。”

佛陀告诉沙杭巴提梵天,自己不想说法的原因,沙杭巴提梵天劝请了三次。佛陀以佛眼观察世间,见到有情中有少烦恼尘垢者、有多烦恼尘垢者,有利根者、有钝根者,有资质佳者、有资质差者,有易教导者、有难教导者,有些住于见到来世(paraloka,他世)与罪过的怖畏者,有些不住于见到来世与罪过的怖畏者。于是佛陀接受沙杭巴提梵天的劝请,开始宣说教法[28]


————————————————————

[1] 由于《中部复注》解释:“向阿罗罗˙迦罗摩和郁多迦˙罗摩子学习并证得的禅那,会导致生死轮回(vaṭṭapādakāni,轮回基础);而系属于身至念的入出息念定,是所有菩萨都作为观禅基础而成佛的(bodhāya maggo,菩提之道)。”因此有些典籍提到,菩萨在此修习入出息念,并证得禅那。 MṬ.ii, p.215.

[2] 这种树原本叫做阿沙搭树(assattha,一种无花果属或桑科榕属的树),后来由于我们的菩萨在这种树下成佛,因此我们称为菩提树。“菩提”是觉悟的意思。

[3] JA.i, pp.82-3.

[4] JA.i, pp.83-8.

[5] “宿住随念智(pubbenivāsānussatiñāṇa)”:这里的“宿住”,是指在先前、过去生曾住过的五蕴;亦即过去生。“宿住随念智”,是指能忆念自己过去生各种经历细节的智慧;俗称宿命通。

[6] “有行相(sākāra)、有出身(sa-uddesa)”:以指出名和姓为有出身〔有指出〕;其它的容貌等为有行相。

[7] “有情死生智(sattānaṃ cutūpapātañāṇa)”:根据《清净道论》的解释内容,有情死生智可分为三类── 1. 天眼通;2. 有情死生智;3. 未来分智。

1. 天眼通:天眼能看见一般人肉眼所看不到的色法,也能看见很微细、很遥远或被遮盖覆蔽的色境。例如,能看见自己和其他人身体里的内脏,也能毫无障碍地看见山岳和墙壁另一边的物体,并且能看见天神、饿鬼、地狱等众生。

2. 有情死生智:能了知有情种种死生以及业果法则的运作;能见到自己和他人过去生造了什么业,在哪里死,死后随所造的业而投生到相应的趣处;能了知有情在过去生曾经造了什么业,导致今生相应的投生。

3. 未来分智能看到未来将会发生的事。例如:自己将投生哪里;某人将投生哪里;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世尊将出现世间,他的父母是谁;等等。Vism.ii, pp.53-65.

[8] “漏尽智(āsavakkhayañāṇa)”:这里的“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欲漏、有漏、见漏和无明漏的四种漏。“漏尽智”,是指能完全断尽一切烦恼流漏的智慧;亦即阿罗汉道智。

[9] “不复此界(nāparaṃ itthattāya)”:不再有这里的状态;意即不需再修道或不再有未来世。注释书有两种解释:1.现在我不再有为(四谛十六行相的)十六种任务或灭尽烦恼而修道的任务了。2.如今除了现世这种诸蕴相续的状态外,我不再有(来世)的蕴相续了。 VinA.i, p.137; DA.i, p.202.

[10] Vin.i, pp.5-6; M.i, pp.26-8.

[11] 相当于西元前589年农历四月十五日。

[12] “寻找造屋者(gahakāraṃ gavesanto)”:我长久以来游走寻找房屋的建造者,即造成此生命体的爱(taṇhā,渴爱)。(造者=爱;屋=生命体)

在寻找被爱的工匠建造此称为生命体的房屋时,我发现唯有智慧能彻见。为了此能彻见真相的菩提智,我从燃灯佛跟前发愿成佛以来,经过无数百千生的流转轮回,不断地游走追寻,但都未发现、未得知、未获得此菩提智。

“再再受生苦(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ṃ)”:这是指出为何去寻找造屋者的原因。由于出生,一再地遭受伴随而来的老病死之苦,但未见其停止(nivattati,回转;消失),因此我游走寻找流转轮回的原因。

“已见你(diṭṭhosi)”:我以一切知智通达,现在已经见到你了。

“你将不再造屋(puna gehaṃ na kāhasi)”:在此轮回流转中,我已经没有未来的生命体,你将无法再建造我的房屋了。

“你一切屋椽坏(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我已经断除了所有剩余的烦恼,即破坏了你的屋椽。

“屋脊已经摧毁(gahakūṭaṃ visaṅkhataṃ; visaṅkhitaṃ)”:我已经破除无明,即摧毁你建造此生命体之屋的屋脊、脊柱、栋梁。

“我心已达无为(visaṅkhāragataṃ cittaṃ)”:现在我的心已经进入无为涅槃的所缘。

“已证灭尽诸爱(taṇhānaṃ khayamajjhagā)”:我已经证得称为灭尽诸爱的阿罗汉果。

Dhp.p.36, v.153-154; DhpA.ii, pp.80-1.

[13] JA.i, pp.88-9.

[14] “婆罗门”:在此是指已经遣除诸恶的漏尽者。

[15] Vin.iii, pp.1-2; Ud.pp.77-9.

[16] 这棵榕树之所以称为“Ajapāla”(牧羊人),因为牧羊人会来这里牧羊,坐在这棵榕树的树荫下休息。

[17] Vin.iii, p.3; Ud.p.80.

[18] S.i, pp.125-8; JA.i, pp.91-92.

[19] “出现大非时云(mahā akālamegho udapādi)”:是指未到雨季之时所出现的雨云;这是在热季最后一个月所出现的雨云。 VinA.iii, p.239.

[20] Vin.iii, p.4; Ud.p.88.

[21] Vin.iii, pp.1-4; VinA.iii, pp.237-41; JA.i, pp.89-93.

[22] Vin.iii, pp.4-5; VinA.iii, pp.241-2; JA.i, p.93.

根据缅甸佛教的传统,这两名商人是缅甸孟族人(Mon),他们将佛陀的八缕头发舍利带回缅甸后,建塔供奉。后来历代国王和贵族不断地增建,变成今日仰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的规模。(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wedagon_Pagoda。)

[23] “证得(adhigato)”:是指已通达。

“法(dhammo)”:是指四圣谛法。

“深奥(gambhīro)”:这是浅显的反义词。

“难见(duddaso)”:由于深奥性而难见,不容易看见,不容易理解。

“难觉知(duranubodho)”:难以觉知,不容易觉知,不容易明白。

“寂静(santo)”:是指寂灭。

“殊胜(paṇīto)”:是指不热(atappako,无热的)。寂静和殊胜这两句,只涉及出世间法。

“非思考的行境(atakkāvacaro)”:不是思考的范畴,不是思考所能深入的,不是光凭逻辑思考就能理解的,而仅是智慧的领域,唯智慧方能通达。

“微妙(nipuṇo)”:是指柔和细致。

“智者所证知(paṇḍitavedanīyo)”:是智者们正确地行道所证知的;唯智者方能证知的。 DA.ii, p.55.

[24] “樂於愛執(ālayarāmā)”:由於有情貪着五種妙欲,故稱為“愛執(ālaya,執着;阿賴耶)”;或者由於有情貪着一百零八種愛行,故稱為“愛執”。以樂於那些愛執為“樂於愛執”。

[25] 这里的疲累和困扰,只涉及身体;诸佛的心是不会疲累、困扰或受到伤害的。

[26] 佛陀省察之后,心倾向于不说法,主要有三种原因:1.佛陀所体证的法非常深奥;2.有情众生内心充满烦恼;3.基于对法的尊重,应该先由受众生敬仰的梵天神劝请后才说法,人们才会生难得稀有想,更珍惜法,更尊重法,更想听法。

前两种原因经文已经提到;而梵天神劝请说法,是一切诸佛开始说法前的法则(dhammatā,法性)──习惯做法(āciṇṇasamāciṇṇo)。

[27] 根据《相应部》的记载,沙杭巴提梵天(Sahampati)在迦叶佛时代是一位名叫沙哈卡(Sahaka)的比丘,他修习、多修习了(信、精进、念、定、慧)五根,离了欲贪,因此身坏死后投生梵天界。后来,他被称为沙杭巴提梵天。

根据《相应部注》和《佛种姓注》的说法,他在迦叶佛的教法中出家为沙哈卡比丘,他证得并精通初禅,身坏死后投生梵天界,住寿一劫,于是被称为沙杭巴提梵天。但根据《经集注》的说法,他在迦叶佛的教法中出家为沙哈卡比丘,他证得阿那含果,身坏死后投生净居天,因此被称为沙杭巴提梵天。 S.iii, p.204; SA.i, p.182; BuA.p.14; SNA.ii, p.196.

[28] Vin.iii, pp.5-10; VinA.iii, pp.242-4; D.ii, pp.31-3; DA.ii, pp.55-62; JA.i, pp.82-93; BuA.pp.337-42; ApA.i, pp.84-95.




第六章 佛陀的特质和弘化方式

第一节 佛陀的特质

佛陀的定义和特质


《律藏注》和《清净道论》将“佛陀”一词定义为:“由于自己觉悟了四谛,也能使其他有情觉悟,以如此等原因,故为佛陀。或者也可示知此义:觉悟诸谛为佛陀,使人觉悟为佛陀。[1]

“佛陀(Buddha)”,意为已觉悟者或已觉知者──觉者;是指无需老师的指导便能自己通达、觉知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众生通达、觉知四圣谛者。

佛陀在证得阿罗汉道智的刹那,断除所有贪、瞋、痴等烦恼,因此般涅槃后不会再有未来的出生,不再有未来世,不再遭受生死轮回之苦。

除了断除内心的烦恼外,佛陀也断除过去世的习气(vāsanā)。

由于佛陀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自己正确、无颠倒地通达、觉知四圣谛等一切法,因此称为“正自觉者”。

在经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陀的九种德行或功德(guṇa):“彼世尊是阿罗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世尊。”

其精简含意为──

1. 阿罗汉(Arahaṃ):已经断除一切烦恼、没有秘密恶行的人。

2. 正自觉者(Sammāsambuddho):不经他人教导就能自己正确地觉悟一切法的人。

3. 明行具足者(Vijjācaraṇa-sampanno):具足诸明与诸行的人。

4. 善逝(Sugato):正行与正语的人。

5. 世间解(Lokavidū):完全了解世间的人。

6. 无上调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 sārathi):最上能调教应受调御的丈夫。

7. 天人师(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能带领诸天与人们度脱生死轮回险难的导师。

8. 佛陀(Buddho):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他人觉悟四圣谛的人。

9. 世尊(Bhagavā):世间尊敬、祥瑞、有福德、已经破坏一切危险的人[2]

因行──菩提资粮(bodhisambhāra)

想要成为佛陀,首先必须成为一名真正的菩萨;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菩萨,必须先积累众多善业直到具备被授记的八个条件,再被一尊活着的佛陀授记他将在何时成佛,那时他才成为真正的菩萨。

被授记后,菩萨必须至少历经四阿僧祇与十万劫的时间精勤地修习三个层次的十波罗蜜,在时程圆满、波罗蜜圆满时,他才能成佛[3]

法则

世间上只有一尊佛陀,不可能同时有两尊佛出现世间。如佛陀在《长部》、《中部》和《增支部》等处金口所宣说的:“诸比丘,这是不可能、不会发生的,一个世界会有两尊阿罗汉、正自觉者不前不后地出现,这是不可能发生的。[4]

由于现在还是我们乔达摩佛的教法时期,所以若有人说他是佛陀,必定是虚假的。

佛陀必定是男人,女人不可能成佛。如佛陀在《中部》、《增支部》和《分别论》所开示的:“诸比丘,这是不可能、不会发生的,会有女阿罗汉、正自觉者,这是不可能发生的。[5]

所以若有女人宣称她是佛陀,必定是虚假的。

果德

一、佛陀的色身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一寻常光、天生神力等成就。

(一)三十二大人相(dvattiṃsa mahāpurisa- lakkhaṇa):又名三十二大丈夫相;是指佛陀和转轮王拥有诸如足平善安立、足下千辐轮、足跟修长、手指脚趾纤长、手足柔软等三十二种身体的外貌特征[6]

(二)八十种随形好(asīti anubyañjanāni):是指佛陀拥有诸如手足指间充密、手足指渐细、手指脚趾圆、指趾甲如赤铜色、指趾甲尖长、指趾甲平滑润泽、脚踝隐藏不突出、脚趾等长、行步进止如象王、行步进止如狮王、行步进止如牛王、行步进止如鹅王、举身回转必右旋、膝轮从各处看皆圆好、男根圆满、脐纹不断、脐深、脐纹右旋等八十种身体较细致的庄严形相[7]

(三)一寻常光(byāmappabhā):佛陀的身体日夜恒常地散发四肘尺的光芒[8]

(四)天生神力:佛陀色身的力量超过常人。根据《增支部注》的解释,佛陀色身拥有的力量等于十头六牙象王的力量,相当于一千亿个男子的力量[9]

二、佛陀的心智拥有──十力、四无所畏、六不共智、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10]

(一)十力(dasa balāni)──
1. 如来如实知处为处、非处为非处:佛陀如实了知可能的事可能发生,不可能的事绝不会发生。

2. 如来从处和因如实知受持过去、未来、现在业所受的果报:佛陀从缘和因如实了知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业及其果报。

3. 如来如实知至一切处之道:佛陀如实了知趣向一切处的行道、方法。

4. 如来如实知世间各种界、种种界。

5. 如来如实知有情的种种胜解:佛陀如实了知有情众生的优劣意向和性情。

6. 如来如实知他有情、他人的上下根:佛陀如实了知精勤有情和劣等(hīna,低劣)有情的信、精进等诸根的优劣。

7. 如来如实知禅那、解脱、定、等至的杂染、清净、出起:佛陀如实了知禅那、八解脱、定和九次第定的退步、进展和熟练于入出定自在。

8. 如来能随念种种宿住:佛陀能忆念过去生的种种事。

9. 如来能以超过人的清净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了知有情各随其业。

10. 如来灭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证知具足住[11]

(二)四无所畏(cattāri vesārajjāni)──
1. 正自觉无所畏:若有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或世间任何人如法、有理由地指控佛陀:“你所宣称的正自觉者,你对此法并未正自觉。”佛陀对此已得安稳,不害怕,无所畏。

2. 漏尽无所畏:若有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或世间任何人如法、有理由地指控佛陀:“你所宣称的漏尽者,你对此诸漏并未灭尽。”佛陀对此已得安稳,不害怕,无所畏。

3. 说障碍法无所畏:若有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或世间任何人如法、有理由地指控佛陀:“你所说的障碍法,从事那些也不足以构成障碍。”佛陀对此已得安稳,不害怕,无所畏。

4. 说导出之道无所畏:若有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或世间任何人如法、有理由地指控佛陀:“你所开示的修不净等法可对治(khaya,消灭;去除)贪欲等烦恼,但依此修行者无法导至完全灭尽诸苦。”佛陀对此已得安稳,不害怕,无所畏[12]

(三)六不共智(cha asādhāraṇañāṇāni),是指佛陀所独有,独觉佛[13]和声闻弟子所没有的六种智,因此称为“六不共智”。

1. 根上下智:佛陀了知有情众生的信、精进、念、定、慧五根的利钝、优劣,以及是否已经成熟。

2. 有情意乐随眠智:佛陀了知有情众生的邪见、正见、欲贪、瞋恚等内心烦恼倾向和性行,及其潜伏性烦恼和潜在善根。

3. 双神变智:佛陀能运用并展示同时喷射火焰和水柱的双神变之智。

4. 大悲定智:佛陀每天会进入大悲定,出定后,观察三界有情众生的得度因缘──是否有证得圣道的亲依止缘。

5. 一切知智:佛陀了知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

6. 无障碍智:没有任何事能阻碍佛陀生起一切知智[14]

(四)十八不共法(aṭṭhārasa āveṇika buddhadhammā; aṭṭhārasa buddhadhammā,十八佛法)──
1. 佛世尊的智于过去不障碍:由于佛陀已经断除所有习气,因此不会生起烦恼,对过去智不会有所敌对、有所障碍;

2. 智于未来不障碍;

3. 智于现在不障碍。

4. 佛世尊的身业智前行、智随转;

5. 语业智前行、智随转;

6. 意业智前行、智随转。

7. 佛世尊的欲无退减:佛陀悲愍有情、利益众生的欲不会有所退减;

8. 说法无退减;

9. 精进无退减;

10. 定无退减;

11. 慧无退减;

12. 解脱无退减。

13. 佛世尊不戏笑;

14. 不急躁;

15. 无不遍满:没有佛陀之智所不触及的事;

16. 没有急事;

17. 不会无事地关心:佛陀不会从事无益或无用的关心;

18. 无不思择舍:佛陀不会有无智之舍[15]


第二节 佛陀一天的作息

佛陀的日常生活,通常一天可分为五个时段的作息:上午作息、午后作息、初夜作息、中夜作息和后夜作息[16]

(一)佛陀上午的作息(purebhattakiccaṃ,用餐前的作息)

清晨起来,为了摄益侍者并使身体安乐,世尊先刷牙、洗脸等来清洁、照料身体,直到前往托钵之前,在远离之座的禅定中度过。

到了即将托钵之时,佛陀着好下衣,系好腰带,披着上衣,拿着钵,有时独自一人,有时在比丘僧团的伴随下进入村庄或城镇托钵。

在佛陀入村之时,有时一如往常,有时则发生各种神变。例如:在世间依怙的佛陀前往托钵时,柔和的微风拂过地面,为他清扫前方的路面;云朵偶尔洒下雨水,使空中的灰尘落在路旁,然后云朵如伞盖般停在佛陀的上空。此外,风儿也会带来各种花朵,撒在路上。原本高起的地面变低,低洼的地面变高,使佛陀落脚之时路面变得平坦,或者地面有如莲花般,使佛陀的双脚有舒适的触感。

在右脚踏进村庄或城镇的界线之时,佛陀的身体便放出六色光芒,光线从一个地方照射到另一个地方,有如金色的液体般流淌在楼阁、尖阁、屋顶上,仿佛为这些房屋披上多彩的外衣。大象、马、鸟儿等动物伫立原地,发出悦耳的声音;同样地,鼓、琴等乐器和人们身上佩戴的饰品,也都发出美妙的声音。人们从这些征兆了知:“今天世尊已经来到这里托钵了。”

衣着整齐的人们,拿着香、花等物品纷纷走出家门,来到佛陀途经的路旁,恭敬地供养香、花等物品,礼敬佛陀后,邀请能力所及数量的比丘说:“尊者,请分给我们十位比丘……二十位……五十位……请分给我们一百位比丘吧!”然后他们接过世尊的钵,铺好座位,恭敬地供养佛陀食物。

用餐结束后,世尊会观察有情众生的内心倾向,为他们说法。有些人因此建立起三皈依,有些持守五戒,有些则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有些人出家后证得最上的阿罗汉果。如此开示佛法摄益大众后,世尊从座而起,返回寺院。

回到寺院后,世尊坐在圆形集会堂为他准备的佛座上,静待比丘们用餐完毕。当侍者比丘前来告知比丘们已经用完餐时,世尊才走进香舍。此是上午的作息。

(二)佛陀午后的作息(pacchābhattakiccaṃ,用餐后的作息)

如此完成上午的作息后,世尊坐在香舍[17]旁侍者准备的座位上洗脚,然后站在洗脚板上,教诫比丘僧团说:“诸比丘,应以不放逸而成就!诸佛出世难,获得人身难,(诸根)圆具难,出家(修行)难,听闻正法难。[18]

在此场合中,有些比丘会询问世尊禅修业处,世尊会依照适合他们的贪、瞋等性行授予禅修业处。他们礼敬佛陀后,全都回到各自的白天或夜间修行处。有些前往林野,有些前往树下,有些前往山中,有些则前往四大王天宫……他化自在天宫禅修。

佛陀进入香舍后,如果想要的话,便以右胁卧正念正知地狮子卧休息片刻。身体安适后,世尊起身,在第二个时段观察世间的有情众生。在第三个时段,佛陀托钵所在的村庄或城镇附近的居民,上午布施了食物后,下午会衣着整齐,带着香、花等物品聚集在寺院中,聆听佛陀开示。世尊会以适合听众的神变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坐在法堂铺设好的庄严佛座上,给予适当时机、适宜场合的佛法开示。当时刻已到之时,便遣散大众。众人在礼敬世尊后,纷纷离去。此是午后的作息。

(三)佛陀的初夜作息(purimayāmakiccaṃ)

如此完成午后的作息后,如果想洗浴的话,佛陀会从佛座起来,进入浴室,用侍者比丘准备的水来沐浴。佛陀沐浴之际,侍者比丘把佛座铺设在香舍的寝室。沐浴完毕,世尊穿上色泽均匀的双折层下衣,系上腰带,上衣偏袒右肩,然后独自坐在香舍的佛座上静坐片刻。

这时,比丘们从各自的修行处前来奉侍佛陀。有些比丘会向佛陀请示问题,有些会询问禅修业处,有些则会请求佛陀说法。世尊在满足他们所有人的愿望时,度过了初夜时分。此是初夜的作息。

(四)佛陀的中夜作息(majjhimayāmakiccaṃ)

在初夜作息结束时,比丘们礼敬世尊后离去。所有一万个世界的天神趁此机会来到世尊那里,向佛陀询问心中的疑惑。由于天神和问题众多,有的问题甚至只有四个字。世尊为那些天神解答疑问时,度过了中夜时分。此是中夜的作息。

(五)佛陀的后夜作息(pacchimayāmakiccaṃ)

后夜作息可分成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为了舒缓从清晨以来久坐的身体紧绷和疲劳,佛陀以经行来度过;第二个时段,佛陀进入香舍,以右胁卧正念正知地狮子卧休息;第三个时段,起身而坐,为了见到那些曾在过去诸佛跟前造作诸如布施、持戒等增上善行的人,佛陀以佛眼来观察世间的有情众生。此是后夜的作息[19]


第三节 佛陀入雨安居处

成佛初期,为了度化各地的有情众生,使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佛陀最初二十年并没有固定的雨安居处;直到第二十一至第四十四个雨安居,才固定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和东园弥嘎拉母讲堂度过。

以下是我们佛陀的入雨安居处:

1. 佛陀第一个雨安居在波罗奈城仙人降处的施鹿苑度过;

2. 第二个雨安居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

3. 第三个雨安居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

4. 第四个雨安居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

5. 第五个雨安居在毘舍离城大林的重阁讲堂度过;

6. 第六个雨安居在马库拉山(Makuḷa)附近的柯雅林(Khyaya)度过;

7. 第七个雨安居在三十三天度过;

8. 第八个雨安居在跋嘎国(Bhagga)孙苏玛拉笈拉城(Suṃsumāragira; Susumāragira)附近的北萨卡拉林(Bhesakaḷā)度过;

9. 第九个雨安居在憍赏弥城(Kosambī)的美音精舍(Ghositārāma)度过;

10. 第十个雨安居在巴利雷雅卡林(Pālileyyaka)度过;

11. 第十一个雨安居在一管婆罗门村(Ekanāḷa)度过;

12. 第十二个雨安居在维兰佳城(Verañjā)度过;

13. 第十三个雨安居在恰利卡山(Cālikā; Cāliya,恰利雅)度过;

14. 第十四个雨安居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度过;

15. 第十五个雨安居在迦毘罗卫城的榕树园寺度过;

16. 第十六个雨安居在阿拉维城(Āḷavī)的阿拉瓦卡神庙度过;

17. 第十七个雨安居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

18. 第十八个雨安居在恰利卡山度过;

19. 第十九个雨安居在恰利卡山度过;

20. 第二十个雨安居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

21-44. 第二十一至第四十四个雨安居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和东园弥嘎拉母讲堂度过;

45. 第四十五个雨安居在毘舍离城的韦卢瓦村(Veḷuva)度过[20]


第四节 佛陀前往弘化模式和行化范围

佛陀前往弘化的模式

为了度化有情众生,使解脱生死轮回之苦,除了雨季安居期间的那三个月外,佛陀会前往各地行化。佛陀前往弘化地有两种模式:快速前往和常速行化。

1. 快速前往(turitacārikā,快速而行):佛陀每天后夜的第三个时段会进入大悲定,出定后,以佛眼观察世间的有情众生,察看是否有人曾在过去诸佛跟前造作诸如布施、持戒等增上善行。在看到有证得圣道的亲依止缘者出现在自己的视域时,即使距离很远,也会迅速前往,快速抵达,这称为“快速前往”。

例如:见到大迦叶的度化因缘已经成熟,佛陀顷刻间来到三牛呼远的王舍城与那兰陀城之间的一棵多子榕树下;快速前往三十由旬之远的阿拉瓦卡神庙度化阿拉瓦卡夜叉;快速前往三十由旬之远的路上度化指鬘;快速前往四十五由旬之远度化普库沙提(Pukkusāti; Pakkusāti);快速前往一百二十由旬之远度化大劫宾那;快速前往七百由旬之远度化达尼雅(Dhaniya);快速前往一百二十由旬又三牛呼之远到舍利弗尊者的弟子林住者提舍沙弥那里[21]。有如此事缘迅速抵达现场,称为“快速前往”。这种情况,佛陀通常会运用神通乘空而行。

2. 常速行化(aturitacārikā,非快速而行):雨安居结束后,佛陀每天只走一两由旬的路程,依次地在村庄或城镇托钵,接受供养,接受礼敬,给予开示等来摄益世间的有情众生。以如此从容地前往各地弘化,称为“常速行化”[22]

佛陀行化的范围

雨安居结束后,为了度化有情众生,使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佛陀会前往各地行化,其教化区域的范围有三种:大范围、中范围和小范围。

1. 大范围(mahāmaṇḍala,大圈):大范围为周长九百由旬的范围[23]

2. 中范围(majjhimamaṇḍala,中圈):中范围为周长六百由旬的范围。

3. 小范围(antomaṇḍala,内圈):小范围为周长三百由旬的范围。

想要大范围游历行化时,在雨安居结束举行自恣仪式[24]后,在卡提卡月(Kattika)的第一天[25],佛陀在大比丘僧团的伴随下出发游历,每天走一两由旬。每当到达一个地方,方圆一百由旬的人纷纷从四面八方结伴而来。较早前来的人得以邀请佛陀与僧团接受供养,而那些较晚抵达者几乎得不到邀请佛陀的机会。佛陀在中范围和小范围游历时,那些没有机会邀请佛陀的人,就可能在此大范围游历时得到邀请的机会。每当佛陀来到村庄或城镇,会停留一两天,经由接受供养、宣说佛法来摄益大众,以增长善法,进而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佛陀如此游历行化九个月,行化涵盖周长九百由旬的范围。

如果僧团中有比丘的止观禅修在雨安居期间尚未成熟,佛陀会将僧团的自恣日期延后一个月,直到卡提卡月的月圆日才举行自恣。玛嘎西拉月(Māgasira)的第一天[26],佛陀在大比丘僧团的伴随下出发,进行中范围的游历行化。即使有某些原因想要进行大范围的游历行化,佛陀也会为那些止观尚未成熟的比丘着想,在该雨安居处住四个月,然后才出发游历。佛陀在大范围和小范围游历时,那些没有机会邀请佛陀的人,就可能在此中范围游历时得到邀请的机会。佛陀以上述的方式游历行化八个月,来摄益有情众生,行化涵盖周长六百由旬的范围。

尽管在雨安居处已经住了四个月,但如果可度化者的诸根尚未成熟,为了他们诸根成熟着想,佛陀会继续住在那里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三个月或四个月,然后才在大比丘僧团的伴随下出发,进行小范围的游历行化。佛陀在大范围和中范围游历时,那些没有机会邀请佛陀的人,就可能在此小范围游历时得到邀请的机会。佛陀以上述的方式游历行化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或四个月,来摄益有情众生,行化涵盖周长三百由旬的范围。

佛陀这三种范围的游历行化,并不是为了获得袈裟、饮食、住处、药品的四资具供养或名闻利养,而是出于悲悯世间之心,为了让那些贫穷、无知、年老和生病的人见到佛陀的机会。

由于佛陀的游历行化,有些人得以见到佛陀,因此生起净信之心,有些人得以供养香、花等,有些人得以供养一匙的食物,有些人因此舍弃邪见成为正见者。因此,佛陀的游历行化,能为他们带来长久的利益与安乐[27]
 

————————————————————

[1] VinA.i, p.94; Vism.i, p.203.

[2] 在此只是简要地解释,详细内容请见《律藏注》、《清净道论》和《清净道论大复注》。VinA.i, pp.84-97; Vism.i, pp.191-205; VismṬ.ii, pp.219-264.

[3] 本书第一章有较详细的解释;更详尽的阐述,请见《所行藏注》。CypA.pp.269-324.

[4] 另一种译法为:“诸比丘,此无处、无余,不前不后有二阿罗汉、正自觉者出现一世界,此无有是处。” D.iii, p.95; M.iii, p.110; A.i, p.29; Vbh.p.349.

“无处(aṭṭhānaṃ)”,否定因;“无余(anavakāso)”,否定缘。无处和无余两者否定原因。无处、无余,意指没有空间,没有余地;也就是不可能发生、没有理由的意思。

[5] 另一种译法为:“诸比丘,此无处、无余,有女阿罗汉、正自觉者,此无有是处。” M.iii, p.110; A.i, p.30; Vbh.p.349.

[6] 在此只是略举,三十二大人相的名目内容,详见《长部˙大本行经》和《中部˙梵寿经》。 D.ii, pp.14-6; M.iii, pp.336-8.

[7] 在此只是略举,完整八十种随形好的内容,请见《弥利达问复注》(Milidapañhaṭīkā; Milidaṭīkā)。 MilṬ.(无页码,请搜寻“asītyānubyañjananāni”。)

[8] Bu.ii, p.381; BuA.p.350.

[9] 详细算法请见《增支部注》。 AA.iii, pp.293-4.

[10] 《长部注》等提到:

“假使一佛赞一佛,整劫不说其他事;

久长终至劫尽时,也赞不尽如来德。”

意思是,如果一尊佛以一生或一劫(kappa)的时间赞扬另一尊佛的功德而不做其他事,即使赞扬的时间长到一生或一劫结束之时,也赞扬不尽佛陀的功德。这是在说明,佛陀有无量功德,是赞扬不尽的。 DA.i, p.257; BuA.p.163; CypA.p.324; UdA.p.305.

[11] M.i, pp.99-102; A.iii, pp.283-5; Vbh.pp.329-30; Ps.pp.356-8; AA.iii, pp.293-8.

[12]
M.i, p.103; A.i, p.315; AA.ii, pp.253-5.

[13] “独觉佛(Paccekabuddha)”,又名辟支佛,是在没有佛法的时期,能够无师地自己通达四圣谛,却无法教导其他众生如何证知四圣谛的圣者。

[14] Ps.pp.4-5; pp.116-29; PsA.i, pp.53-5.

[15] 《长部注》也有列出“十八佛法”,但内容与此稍有不同。 DA.iii, p.176; DṬ1.iii, p.54; VbhṬ1.p.2; VbhṬ2.p.3.

[16] 上午作息(purebhattakiccaṃ),巴利字义为“餐前的作务”;午后作息(pacchābhattakiccaṃ),巴利字义为“餐后的作务”。

古印度的初夜,按照现代一天二十四小时制的算法,大约为18:00-22:00;中夜大约为22:00-02:00;后夜大约为02:00-06:00。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而已,因为古印度一天的开始,是指明相〔黎明〕出现时刻,而不是清晨六点,更不是午夜十二点。

[17] “香舍(gandhakuṭi)”:是指佛陀所居住的房舍。

《阐明名词复注》解释说:胜者世尊居住的房舍称为香舍;以已遍修天香的房舍为香舍。 Abhd.p.155.

[18] “应以不放逸而成就”:是指应不放逸地努力圆满三学,以达成证得涅槃的目的。

“(诸根)圆具难(dullabhā sampatti)”,复注解释为:“(诸根)圆具难:‘即使能获得人身,但能有住在适宜地、诸根无缺、获得信心等诸德,也是难得的’之意。”然而,《经集注》拼为:“saddhāsampatti dullabhā”(信心成就难)。 DṬ1.i, p.54; SNA.i, p.120.

[19] DA.i, pp.46-8; SNA.i, pp.119-21.

将佛陀的日常生活分成上述五个时段作息的内容,只是通常的情况而已,并非一成不变,偶尔会有例外。例如:佛陀到三十三天开示阿毘达磨的那三个月;因憍赏弥比丘纷争不和,佛陀独自到巴利雷雅卡林度过雨安居;预见五百名比丘恶业成熟将自杀或被杀,佛陀先开示不净业处,然后独自隐居半个月(详见《律藏》他胜第3条杀人学处)之时。

[20] AA.ii, p.30; BuA.p.146.

[21] AA.i, pp.141-2; ThagA.ii, pp.442-3; SNA.i, p.215; M.ii, pp.301-8; MA.iii, p.229; MA.iv, pp.203-4; AA.i, p.249; ThagA.ii, p.180; DhpA.i, p.355; SNA.i, p.26; DhpA.i, pp.340-1.

[22] DA.i, pp.213-5.

[23] 这周长九百由旬的范围,其实就是古印度的佛法中国(majjhimadesa,中区;中间区域);此范围以外的地区称为边地(paccanta janapada)。

根据佛陀在《律藏˙大品˙皮革犍度》的阐述,中国的范围为:东方以嘎将嘎拉镇(Gajaṅgala)东边的大娑罗树为界;东南方以沙拉瓦提河(Sallavati)为界;南方以谢搭坎尼卡镇(Setakaṇṇika)为界;西方以突那(Thūṇa)婆罗门村为界;北方以伍希拉达佳山(Usīraddhaja)为界。界内为中国,界外为边地。这中国的范围,长为三百由旬,宽为两百五十由旬,周长为九百由旬。

这中部之国的区域,是诸佛、独觉佛、上首弟子、八十大弟子、转轮王和其他有大财势的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的出现与生存繁荣之地。 Vin.iii, p.287; DA.i, p.156; KhpA.pp.111-2; JA.i, p.58.

[24] 自恣(pavāraṇā):意为任意、邀请;是在雨安居的最后一天僧团所举行的一种羯磨。凡圆满三个月雨安居的比丘向僧团提出邀请,若有看见、听见或怀疑自己犯戒,请出于慈悯而把自己的过失指出来。

[25] 相当于农历九月十六日。

[26] 相当于农历十月十六日。

[27] DA.i, pp.215-6; MA.ii, pp.56-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