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略传 第十二章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十二章 佛陀的弟子
“弟子(sāvaka)”──直译为声闻,意指经由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得道果的圣弟子才能称为“声闻”;但若按照世俗谛,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所有僧俗佛教徒都可称为弟子。
佛陀的弟子可分为上首弟子、大弟子和普通弟子三类。每尊佛的上首弟子有两位,他们需要积累一阿僧祇与十万劫的波罗蜜;我们乔达摩佛的大弟子有八十位,他们需要积累十万劫的波罗蜜;各尊佛的普通弟子数目不定,也没有固定的修习波罗蜜时程。
我们佛陀的圣弟子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列出,在此只能举出十八位代表性的圣弟子简要地介绍而已。
第一节 比丘弟子
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尊者(Sāriputta)是我们佛陀教法中智慧第一的上首弟子,他最初在一阿僧祇与十万劫前的最高见佛(Anomadassī)那里发愿在未来的佛陀教法中成为智慧第一的上首弟子。
在我们佛陀出世之前,舍利弗投生在王舍城不远处的优婆提舍村[1]卢巴舍利婆罗门女(Rūpasārī; Sārī)的母胎,他的父亲为旺冈达(Vaṅganta)婆罗门。舍利弗尊者的三个弟弟──纯陀(Cunda,纯达)、优婆先那(Upasena)、雷瓦达(Revata,离婆多)和三个妹妹──遮罗(Cālā)、优婆遮罗(Upacālā)与希苏婆遮罗(Sīsūpacālā)也都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并都证得阿罗汉果;其中最小的弟弟雷瓦达七岁出家,并在七岁就证得阿罗汉果。
然而他们的婆罗门母亲非常固执,长期以来一直对佛陀及其弟子怀有敌意;直到舍利弗尊者般涅槃前,才改变他母亲的信仰,并使她证得须陀洹果。
在佛教中出家前,舍利弗的名字叫优婆提舍(Upatissa),而大目犍连在佛教中出家前的名字叫拘律陀(Kolita)。他们两人不仅同一天出生,而且从小一起玩耍、一起成长、一起嬉戏;后来他们心智逐渐成熟,不想再继续游乐下去,于是相约去寻找一条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
他们前往王舍城的删阇耶(Sañcaya)游方者那里出家。由于删阇耶无法教导他们真正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于是他们分头寻师访道,寻找不死的涅槃之道。
有一天,优婆提舍遇见即将进入王舍城托钵的阿说示尊者(Assaji,马胜),见其威仪庠序,生起敬仰之心。
他跟在阿说示尊者后面,等他托完钵、出城、用完餐,然后在听阿说示尊者开示的“诸法从因生,如来说其因,彼等灭亦然,此大沙门说[2]”的因缘偈后,证得须陀洹果。
优婆提舍再向其好友拘律陀转述那首因缘偈,拘律陀听了之后也证得须陀洹果。
他们两人前往他们的老师删阇耶游方者那里,劝他一起去向佛陀学习,删阇耶不愿接受;于是优婆提舍和拘律陀带着两百五十个弟子前往竹林精舍随佛出家。
舍利弗尊者在随佛出家的半个月后证得阿罗汉果。
后来佛陀授予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上首弟子的头衔。
舍利弗尊者在西元前545年卡提卡月的月圆日[3]般涅槃,比佛陀早六个月般涅槃[4]。
大目犍连尊者
大目犍连尊者(Mahāmoggallāna)是我们佛陀教法中神通第一的上首弟子,他最初在一阿僧祇与十万劫前的最高见佛那里发愿在未来的佛陀教法中成为神通第一的上首弟子。
在我们佛陀出世之前,大目犍连投生在王舍城不远处的拘律陀村(Kolita)目犍莉婆罗门女(Moggallī)的母胎。
在佛教中出家前,大目犍连的名字叫拘律陀(Kolita)。他和优婆提舍两人不仅同一天出生,而且从小一起玩耍、一起成长、一起嬉戏;后来他们心智逐渐成熟,不想再继续游乐下去,于是相约去寻找一条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
拘律陀在听闻优婆提舍转述阿说示尊者所开示的因缘偈后证得须陀洹果。
大目犍连尊者在随佛出家后的第七天证得阿罗汉果。
后来佛陀授予大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上首弟子的头衔。
大目犍连尊者的般涅槃是与裸体外道有关的。他们认为佛陀和比丘僧团能获得这么大的恭敬和利养,主要归功于大目犍连尊者,于是集资雇请一批杀手到王舍城外吞仙山(Isigili)的黑岩窟(Kāḷasilā)去杀害大目犍连尊者。
起初那些杀手来到大目犍连尊者的住处,并把那里围起来,大目犍连尊者知道他们的来意,便运用神通离去,因此那些杀手无法找到尊者。第二天乃至半个月也是如此;但到了那个月下旬,由于宿世恶业已经成熟,即使大目犍连尊者想要施展神通,却施展不出来,无法逃走,于是被那些杀手抓住。他们把大目犍连尊者打到骨头碎如米粒般,然后把他的身体丢入灌木丛。
受完恶报后,大目犍连尊者醒了过来,进入禅定,把自己的身体组合起来,再运用神通乘空到佛陀那里,告知佛陀自己即将般涅槃。佛陀嘱咐他先向比丘们作最后的说法才般涅槃。
大目犍连尊者之所以被杀手打到粉身碎骨,是因为过去世受其妻子煽动,把自己的亲生父母打死[5]的余报。
大目犍连尊者在舍利弗尊者般涅槃后的半个月──西元前545年卡提卡月的新月布萨日[6]般涅槃,比佛陀早五个半月般涅槃[7]。
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Mahākassapa)是我们佛陀教法中头陀行第一的弟子,他主持佛陀般涅槃后的第一次圣典结集,对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大迦叶出身于摩竭陀国大岸村(Mahātittha)的一个富有婆罗门家庭,父亲为卡毘拉(Kapila,迦毘罗),母亲为须摩那蝶维(Sumanādevī),他的本名为毕钵离(Pippali)。
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大迦叶不得不与贤卡毘拉妮(Bhaddākāpilānī)结婚。由于他们夫妻都有志于修梵行,因此他们过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直到父母去世,见到经营世间俗务的过患,他们两人才相约出家修行[8]。
佛陀过了第一个雨安居后,来到王舍城,住在竹林精舍。有一天,佛陀坐在香舍,听到地震声;观察后,得知度化大迦叶的因缘已经成熟,于是拿着衣钵,独自离开竹林精舍,走了三牛呼远,来到王舍城与那兰陀城之间的一棵多子榕树下,结跏趺坐,等待大迦叶的到来。
佛陀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体放出八十肘尺光芒。大迦叶一见到佛陀,心想这位就是自己的导师,于是礼敬佛陀,并说:“尊者,世尊是我的导师,我是您的弟子。尊者,世尊是我的导师,我是您的弟子。”
当时,佛陀向大迦叶开示三个教诫:无论对僧团的上座、中座、下座,都要存有强烈的惭愧心;无论听到什么教法,只要是导向初善、中善、后善的,都应专心、作意、全心聆听该教法;不要舍弃喜悦俱行的身至念。大迦叶经由佛陀的这三个教诫得具足戒。
大迦叶尊者在随佛出家后的第八天证得连同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
佛陀具备三十二大人相,而大迦叶尊者也拥有七种大人相。
大迦叶尊者把自己柔软、贵重的双层外衣(saṅghāṭi,僧伽梨)与佛陀的麻布粪扫衣交换,然后一直受持那件粪扫衣。
在《相应部》的〈迦叶相应〉中,提到许多关于大迦叶尊者的故事。例如:佛陀曾劝请大迦叶尊者为比丘们说法、赞扬大迦叶尊者的少欲知足、赞扬大迦叶尊者的入定能力等等。
由于过去世的愿行和现世的努力,大迦叶尊者出家以来,一直努力持守佛陀所教导的十三头陀支,而且也教导其他比丘持守头陀支,因此获得佛陀教法中头陀论第一比丘的头衔。
佛陀般涅槃时,大迦叶尊者不在佛陀身边。听到佛陀般涅槃的消息,大迦叶尊者带着五百个弟子赶到拘尸那罗,对佛陀表达最后的礼敬。
佛陀般涅槃后,在僧团的推举下,大迦叶尊者挑选了精通三藏、具备三明、获得四无碍解智的四百九十九位阿罗汉比丘,加上阿难尊者,共有五百位阿罗汉,以大迦叶尊者为主席进行第一次圣典结集。
他们在西元前544年雨安居的第二个月开始进行结集;这次结集共举行了七个月。
大迦叶尊者活到一百二十岁,是佛陀时代几位长寿者之一。根据《长部注》的记载,大迦叶尊者一百二十年背不卧床,可见他从小就有不躺在床上放逸睡觉的习惯了[9]![10]
阿难尊者
阿难(Ānanda)的父亲是我们菩萨悉达多王子的叔父无量饭王(Amitodana),因此他是佛陀的堂弟。阿难与我们菩萨同一天出生,后来随佛出家,是多闻第一的比丘弟子。
佛陀在成佛后的第二年返回迦毘罗卫城。在佛陀离开迦毘罗卫城前往王舍城的途中,暂时住在末罗国的阿奴比亚芒果园期间,阿难和众多释迦族青年随佛出家。
阿难尊者出家后不久,在听闻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的开示后,证得须陀洹果。
在成佛后的最初二十年间,佛陀没有固定的侍者;直到佛陀和阿难尊者都五十五岁时,佛陀向僧团表达希望能有一名值得信赖与可靠的侍者。当时有许多阿罗汉比丘都一一表态愿意担任佛陀的侍者,但佛陀都没有接受;最后到了阿难尊者时,阿难尊者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提出拒绝四事和请求四事的八个愿求。
拒绝四事是指:
1.当佛陀获得胜妙的袈裟时,不要送给我;
2.当佛陀获得殊妙的食物时,不要送给我;
3.不要让我与佛陀同在香舍过夜;
4.在家信众私下邀请佛陀去应供时,不要让我一同前往。
阿难尊者提出这四个条件,是为了避免人们认为他担任佛陀的侍者是为了贪图佛陀的利养。
请求四事是指:
1.请佛陀答应前往邀请我的信施家;
2.如果有人从远方来拜见佛陀,请佛陀同意让我有权引导他们去见佛陀;
3.每当我有疑问时,请允许我去询问您;
4.请佛陀再为我讲述我不在场时所开示过的法。
阿难尊者提出这四个条件,是为了更能扮演好佛陀侍者的角色。
佛陀同意阿难尊者这八个愿求后,阿难尊者就成为佛陀的固定侍者,实现了他十万劫前所发的愿。
自从阿难尊者成为佛陀的侍者后,他每天为佛陀准备冷水和热水,提供三种不同尺寸的齿木,按摩佛陀的肢体,佛陀沐浴时为佛陀擦背,打扫佛陀的香舍及周围环境,等等。
阿难尊者不仅白天密切地关注佛陀的生活所需,晚上也会拿着一盏灯保持觉醒,每晚提着灯在佛陀香舍的周围巡视九趟,随时准备好佛陀的传唤;他一直待在佛陀身旁,总是满足佛陀所有时刻的一切需求,因此阿难尊者获得随侍(upaṭṭhāka)第一的头衔。
不仅如此,由于阿难尊者忆持佛陀的所有教法,他是佛陀教法的司库(bhaṇḍāgārika),因此获得多闻(bahussuta)第一的头衔。
由于阿难尊者比其他比丘更能忆持佛陀的教法,因此获得具念(satimanta)第一的头衔。
由于阿难尊者在佛陀开示时,能了解佛陀开示的所有文句,因此获得具行(gatimanta,聪慧)第一的头衔。
由于阿难尊者努力学习、诵习、忆持佛陀的教法,并努力做好侍者的工作,因此获得坚定(dhitimanta)第一的头衔。
佛陀般涅槃后,在僧团的推举下,大迦叶尊者挑选了四百九十九位阿罗汉比丘,加上阿难尊者,共有五百位比丘参加第一次圣典结集。虽然当时阿难尊者已经拥有四无碍解智,但还只是初果圣者,直到圣典结集那一天的黎明前,阿难尊者才证得阿罗汉果。
在圣典结集期间,优婆离尊者负责诵出律,阿难尊者则负责诵出法。这次结集共举行了七个月。
第一次圣典结集时,阿难尊者已经八十岁;四十年后,阿难尊者端坐在赤牛河(Rohiṇī,卢醯尼河)的上空以一百二十岁的高龄般涅槃[11]。
优婆离尊者
优婆离(Upāli)出生于理发师的家庭,长大后成为释迦族贵族的理发师。后来,他与跋迪雅、阿那律、阿难、跋古、金米拉和提婆达多六位释迦族王子一同随佛出家。
优婆离尊者出家为比丘后,前往佛陀那里学取禅修业处,然后向佛陀说:“尊者,请允许我去住阿兰若!”
佛陀说:“优婆离,如果你去住阿兰若,只能达成提升观智的一种沙门任务;假如住在我身边,你不仅可以圆满观禅的任务,也能圆满教理的任务。”
优婆离尊者接受佛陀的建议后,精勤地致力于修习观禅,不久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亲自教导优婆离尊者整部《律藏》,优婆离尊者不但熟背,而且也能完全了解整部《律藏》的涵义。
后来佛陀在比丘僧团中,授予优婆离尊者持律第一的头衔。
佛陀般涅槃后,在以大迦叶尊者为首的五百位阿罗汉圣典结集中,优婆离尊者负责诵出《律藏》,可见优婆离尊者对戒律及佛教的贡献[12]。
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Anuruddha)的父亲是我们菩萨悉达多王子的叔父白饭王(Sukkodana)[13],所以他是佛陀的堂弟;他的哥哥为大名。阿那律与阿难尊者等人一同随佛出家,是佛陀教法中天眼第一的比丘弟子。
阿那律尊者在出家后的第一个雨安居期间,就获得了天眼通。
据说,阿那律尊者除了在用餐的时间外,无论在托钵等各种活动,他都会修习光明遍,并以天眼来观察有情众生。由于他特别精通于天眼通的五种自在,而且几乎不分昼夜都会运用天眼来观察有情众生,因此获得天眼第一比丘的头衔。
在《增支部˙三集˙第二阿那律经》提到,阿那律尊者在还未证得阿罗汉果前,舍利弗尊者指出他的修行问题所在。
当时,阿那律尊者前往舍利弗尊者那里。到了之后,与舍利弗尊者互相问候;互相问候、友善地交谈之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阿那律尊者向舍利弗尊者如此说:“舍利弗贤友(āvuso),我能以超过人的清净天眼看见一千个世界;我发勤精进不懈怠,现起正念不忘失,身寂止不焦躁,得定而心专一;然而我的心却还没有从执取和诸漏烦恼中解脱出来。”
舍利弗尊者说:“阿那律贤友,当你如此想:‘我能以超过人的清净天眼看见一千个世界’,这是你的慢心;阿那律贤友,当你如此想:‘我发勤精进不懈怠,现起正念不忘失,身寂止不焦躁,得定而心专一’,这是你的掉举;阿那律贤友,当你如此想:‘然而我的心却还没有从执取和诸漏烦恼中解脱出来’,这是你的追悔(kukkucca,恶作)。阿那律贤友,如果你能舍弃这三法,不作意这三法,实在善哉,这将使你的心导向不死界的涅槃!”
后来,阿那律尊者努力舍弃那三法,不作意那三法,心就导向了不死界的涅槃。当时,阿那律尊者住于独处、远离、不放逸、热忱、自励,不久就达到了良家之子从在家出家、过着无家生活的最终目的,即现法中达成住于以自证知来作证梵行的目的,他证知:“出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复此界(受生修道)。[14]”
《增支部注》提到,阿那律尊者经过舍利弗尊者的指点后,到佛陀那里请求允许去精进禅修,然后前往支提国的东竹林(Pācīnavaṃsadāya)修沙门法,经行了半个月[15]。
由于过度精进,造成非常疲惫。于是阿那律尊者坐在竹林丛下,心中生起大人思惟(mahāpurisavitakka,大人寻)。他生起少欲、知足、远离、发勤精进、现起正念、得定、具慧的七种思惟,没有进一步生起第八种思惟。
佛陀得知后,便以神通来到阿那律尊者那里,赞扬阿那律尊者生起七种思惟,并教导尊者“不乐戏论(nippapañcārāma)”的第八种思惟。
佛陀观察后,得知只有东竹林是适合阿那律尊者精勤禅修以证得阿罗汉果的地方,于是嘱咐阿那律尊者未来的雨安居也继续住在这里用功修行。阿那律尊者遵照佛陀的教诲,在支提国的东竹林继续精勤禅修一两年后,证得阿罗汉果[16]。
《长部注》提到阿那律尊者有五十年背不卧床[17];《长老偈注》则提到阿那律尊者有五十五年常坐不卧[18]。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因为阿那律尊者出家前是一个身体柔弱、过着奢华生活、不曾听过“没有”[19]的人,可见佛法的殊胜之处!
《增支部复注》提到,阿那律尊者活到一百五十岁才般涅槃,他是佛陀时代第二长寿者;当时最长寿者为两家尊者(Bākula; Bakkula,薄拘罗),他活到一百六十岁[20]。
《长老偈》及其注释[21]提到,阿那律尊者在跋耆国的韦卢瓦村(Veḷuvagāma,木橘村)度过最后一个雨安居,并在韦卢瓦村的一处竹丛下般涅槃[22]。[23]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Puṇṇa Mantāṇiputta)出生于迦毘罗卫城附近多纳瓦杜(Doṇavatthu)婆罗门村的一个富有婆罗门家庭,他的母亲为弥多罗尼婆罗门女,他的舅舅为憍陈如尊者。他的本名为富楼那(Puṇṇa),由于他是弥多罗尼婆罗门女之子,因此人们称他为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憍陈如尊者证得阿罗汉果后,来到多纳瓦杜村度化他的外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出家,并教导他出家行仪和禅修方法。
原本憍陈如尊者想要隔天就带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去拜见佛陀,然后前往六牙湖(Chaddantadaha)隐居;但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心想自己应该在证得阿罗汉果之后才去拜见佛陀,于是独自留在迦毘罗卫城精勤修行,不久之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后来,有五百个迦毘罗卫城的良家之子随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出家修行,他把自己所学习并习行的:少欲、知足、远离、不交际众会、精勤、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十论事(dasakathāvatthu,十种谈论的话题)教导他们,他们也全都证得阿罗汉果。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的五百名弟子先去拜见佛陀,他随后才独自前往舍卫城拜见佛陀,佛陀为他开示法义。
舍利弗尊者听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的事迹,十分景仰,于是来到盲人林的一棵树下,与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讨论关于七清净的《中部˙转车经》[24]。
后来佛陀在比丘僧团中,授予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说法第一的头衔[25]。
大迦旃延尊者
大迦旃延(Mahākaccāna; Mahākaccāyana)出生于阿槃提国(Avantī)优禅尼城(Ujjenī)国师的家里。由于他有金色的皮肤(suvaṇṇavaṇṇasarīro,身体为黄金色),因此他的父母和亲戚将他取名为黄金(Kañcana)。
黄金长大后,精通三吠陀,在他的国师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国师后,他以族姓迦旃延闻名。
阿槃提国的国王猛辉王(Caṇḍapajjota)听到佛陀出现世间的消息,想要派大臣去迎请佛陀前来阿槃提国,众臣一致推举大迦旃延去迎请佛陀。于是猛辉王请大迦旃延去迎请佛陀前来,大迦旃延提出自己想要随佛出家的请求,而猛辉王也答应了。
大迦旃延带着七个随从前往佛陀那里,当时佛陀正在向大众说法;开示结束时,大迦旃延和七个随从全都证得连同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他们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以“来吧比丘”的方式度他们八位出家为比丘。
证得阿罗汉果后,大迦旃延尊者把猛辉王希望迎请佛陀前往阿槃提国一事向佛陀报告,佛陀认为诸佛不会为了一件事前往不适合去的地方[26],于是指示大迦旃延尊者自己回去即可,猛辉王会高兴的。大迦旃延尊者认为佛陀的话必有其道理,于是就与那七位比丘一同返回优禅尼城。
途中,他们在油管镇(Telapanāḷi)托钵,镇上有一个家道中落的富家女,她把卖自己头发的八个大钱所得,以欢喜心全都供养大迦旃延尊者等八位比丘,因此得现世报,成为猛辉王的王后。
这名王后为猛辉王生了一个王子,名为果巴拉(Gopāla,牧牛),因此她被称为果巴拉母王后(Gopālamātā)。
返回优禅尼城后,猛辉王和王后对大迦旃延尊者非常地恭敬与景仰,在大迦旃延尊者的教导下,众多优禅尼城的居民跟随大迦旃延尊者出家修梵行,因此优禅尼城充满袈裟的光辉。
后来,大迦旃延尊者回到佛陀那里,佛陀在比丘僧团中,授予大迦旃延尊者对简略说法能详尽分别法义第一的头衔[27]。
大俱絺罗尊者
大俱絺罗(Mahākoṭṭhita; Mahākoṭṭhika)出生于舍卫城的一个富有婆罗门家庭,他的父亲为阿沙拉雅纳婆罗门(Assalāyana),母亲为旃陀瓦提婆罗门女(Candavatī)。长大后,俱絺罗精通三吠陀,熟悉婆罗门学问。
有一天,大俱絺罗听佛开示后,对佛陀生起信心,进而请求出家。从受具足戒为比丘的那时起,大俱絺罗尊者致力于修习止观禅法;在提升观智后,证得连同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
证得阿罗汉果后,大俱絺罗尊者特别擅长于四无碍解智,并经常前往佛陀及诸博学大长老那里询问关于无碍解智的问题。
后来,佛陀在比丘僧团中授予大俱絺罗尊者得无碍解第一的头衔[28]。
大劫宾那尊者
大劫宾那(Mahākappina)出生于边地库古搭城(Kukkuṭavatī)的王室之家。长大后,大劫宾那继承王位成为库古搭城的国王,他迎娶马达国(Madda)的阿诺佳公主(Anojā)为妻。
有一天,大劫宾那王在一千个大臣的伴随下骑着骏马前往王家花园,从商人那里听到佛法僧三宝已经出现世间的消息,佛陀正住在舍卫城。
大劫宾那王当下就决定放弃王位,想要到舍卫城随佛出家,一千个大臣也全都想要跟着国王一同去出家。于是大劫宾那王派人把消息带回王城,向王后传达他们要出家的事,并把王位和王国交给王后掌管。
这一天清晨,佛陀从大悲定出定,观察有情众生,得知大劫宾那王和一千个大臣准备出家,而他们的宿世善根已经成熟。于是佛陀独自带着衣钵,乘空前往月分河(Candabhāgā)岸旁的一棵大榕树下等他们。佛陀坐在大榕树下,放出六色光芒。
大劫宾那王和一千个大臣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在渡过月分河时,看见佛陀坐在大榕树下,放出六色光芒,于是前来顶礼佛陀,然后坐在适当的地方。佛陀为他们次第说法;开示结束时,他们全都证得须陀洹果[29]。他们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以“来吧比丘”的方式度他们出家为比丘。
阿诺佳王后(Anojā)听到商人带回来的消息,便召集那一千个大臣的妻子来到王宫,告诉她们自己也想要出家的想法,而那一千个大臣的妻子也全都想要跟着王后去出家。
在她们一行人即将来到大榕树下时,佛陀为了避免她们看见自己的丈夫无法专心听法,于是把那一千名新出家比丘的身形隐起来。佛陀为她们次第说法;开示结束时,她们全都证得须陀洹果。
佛陀撤除神通,使他们互相看得见。佛陀以心念召唤莲花色比丘尼前来。莲花色比丘尼过来后,佛陀嘱咐她使那一千位妇女出家,并带回比丘尼僧团;而佛陀则带那一千名比丘乘空返回舍卫城。
大劫宾那尊者出家后致力于修习止观禅法,后来证得连同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
有一次,佛陀指示大劫宾那尊者向他的一千名弟子说法;在大劫宾那尊者说法结束时,那一千名比丘全都证得阿罗汉果。
后来佛陀在比丘僧团中,授予大劫宾那尊者教诫比丘第一的头衔[30]。[31]
第二节 比丘尼弟子
谶摩比丘尼
谶摩(Khemā,安稳;柯玛)出生于马达国(Madda)沙嘎拉城(Sāgala)的王室之家。谶摩公主有犹如红金液体般的金色皮肤。长大后,她嫁给频毘娑罗王为妃。
由于谶摩王妃长得美丽动人,因此对自己的美貌格外骄傲与执着。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期间,谶摩王妃听说佛陀在开示时经常指出美貌的过失,因此不曾去竹林精舍拜见佛陀。
后来,频毘娑罗王用善巧的方式赞扬竹林精舍的优美,鼓励谶摩王妃去拜见佛陀。
谶摩王妃来到竹林精舍时,佛陀运用神通,变现出一个非常美丽的天女,手拿棕榈扇,站在佛陀身旁,为佛陀扇风。
谶摩王妃看到那个天女,对自己美貌的骄傲消失殆尽,她的目光被那个美丽的女子深深地吸引。
当时,佛陀运用神通使那个女子逐渐地变老,从少女逐渐变成中年妇女,再变成高龄妇女,最后变成老态龙钟、头发全白、牙齿掉落、痀偻其身的老太婆,甚至手拿着棕榈扇倒卧在地。
由于宿世的愿行,谶摩王妃看到这个景象,生起悚惧心,心想:“如此美丽的身体竟然这么快速地毁坏,我的身体也将如此。”
佛陀知道她的心念,就向她说:
“谶摩,看此积聚身,生病、不净与腐烂;
四处淌流与渗出,唯有愚人才贪爱。[32]”
偈颂结束时,谶摩王妃证得须陀洹果。接着,佛陀开示:
“耽于欲随欲流者,如蜘蛛投自结网;
智者断此缚无着,离一切苦而遨游。[33]”
偈颂结束时,谶摩王妃证得连同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34]。
在家人证得阿罗汉只有两条路,不是当天般涅槃,就是当天出家。
谶摩王妃观察自己的寿行后,知道自己应该出家;于是礼敬佛陀,回到王宫,请频毘娑罗王允许自己出家。
频毘娑罗王欣然答应,并在当天用金轿把谶摩王妃送到比丘尼僧团出家。
谶摩比丘尼以在家身分证得阿罗汉的消息传扬开来,从此她以智慧闻名。
后来,佛陀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时,在有比丘尼在场的场合宣布:“诸比丘,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大慧第一者,即谶摩[35]。[36]”
莲华色比丘尼
莲华色(Uppalavaṇṇā,青莲色)出生于舍卫城一个大富长者的家。由于她有犹如青莲花瓣内壁颜色般的肤色,因此取名为莲华色。
由于长得美丽动人,莲华色长大后,整个印度的国王和富翁都派人来提亲,希望她父亲能把莲华色许配给自己的儿子。
大富长者很为难,不知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谁才不会得罪人,就问莲华色是否愿意出家为比丘尼。由于宿世善根,莲华色听到后,欣然同意出家。于是大富长者礼敬自己的女儿后,把莲华色送到比丘尼僧团出家。
出家后不久,莲华色比丘尼刚好有机会打扫布萨堂及点堂内油灯。莲华色比丘尼以观看灯心的火焰为所缘来修火遍,因而证得火遍的禅那;再以火遍的禅那为基础,证得阿罗汉果。
由于过去世的愿行与现世的努力,莲华色比丘尼特别擅长于修神通及各种神变。
成佛后的第七年,在佛陀展示双神变的那一天,莲华色比丘尼狮子吼般向佛陀请求允许她展示神变。
后来,佛陀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时,在有比丘尼在场的场合宣布:“诸比丘,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具神变第一者,即莲华色[37]。[38]”
巴搭恰拉比丘尼
巴搭恰拉(Paṭācārā)出生于舍卫城一个大富长者的家。在十六岁时,她父母为了避免她与男子接触,把巴搭恰拉幽禁在七楼的楼阁上。即使如此,她还是爱上一个自己家里的仆人。
在她父母安排她与一个门当户对的男子结婚时,巴搭恰拉决定与爱人私奔,逃到离舍卫城三四由旬外的一个村庄住了下来。
后来,巴搭恰拉怀孕,在快要生产时,她请求丈夫带她回娘家生产,但她丈夫一再地借故拖延。她认为丈夫是胆小之人,于是在她丈夫出去工作时,便私自走出家门,前往舍卫城。
她丈夫从邻居的口中听到消息,便立刻追赶上去;在途中就赶上她。巴搭恰拉在前往舍卫城的途中生了一个男孩。由于回娘家的目的已经达成,于是他们便回头返家。
过了一段时间,巴搭恰拉再度怀孕,她再次请求丈夫带她回娘家,结果还是一样;于是她私下带着儿子离开家门,前往舍卫城。
当她丈夫在途中赶上她们时,她开始感到生产的阵痛。这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在她丈夫去找搭建棚子的材料时,被一条躲在蚁穴的毒蛇咬死。
巴搭恰拉等了很久,还是盼不到丈夫的归来,第二个儿子就出生了。下了一整个晚上的暴风雨,巴搭恰拉以虚弱的身躯来保护两个孩子。
到了早上,巴搭恰拉把新生儿抱在怀里,一手牵着长子,心想丈夫已经抛弃她们,便往前走。当她看到躺在路旁的死去丈夫时,悲泣自责,然后继续上路。
走了一段路,她们来到一条河旁。大雨过后,河水高涨,水流湍急,巴搭恰拉认为自己太虚弱,无法同时带两个孩子渡河,于是将长子放在河边,先抱婴儿到对岸,然后再回来带他。
在她把婴儿抱到对岸再走到河中时,一只老鹰看见新生儿,以为是一块肉,便俯冲下来,用爪抓住婴儿飞上天空。巴搭恰拉只能一边挥动双手赶鹰,一边喊叫。
长子看见母亲挥手,又听到喊叫声,以为是在叫自己,便想渡河过去;但当他一脚踩入水中时,就被河水冲走了。
悲伤的巴搭恰拉继续上路,在她接近舍卫城时,遇见一个路人正要出城,便向他询问她娘家的情况。得知在昨夜的暴风雨中,她父母的房子被暴风吹倒,家里无人生还,而且在不久前刚火化,火葬的烟还袅袅升起。
就在那一刻,巴搭恰拉的衣服全都掉落下来也不觉知。她完全疯狂,就像刚出生时那般裸体,哭喊着:“我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丈夫也死在路旁,父母和兄弟都被火化了!”一边哭泣,一边游走。从此人们叫她为巴搭恰拉(Paṭācārā)。(“Paṭācārā”意思是衣行;也就是没有穿衣服游走的意思。)
人们看到她疯狂地游走,有些人拿垃圾或尘土丢她,也有人拿土块丢她,但她仍然往前走。
有一天,她走到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当时佛陀正在给孤独园向大众说法。佛陀知道她的善根已经成熟,当在家信众看到她时,喊说:“不要让那个疯婆子过来!”
佛陀说:“别拦她,让她来我这里!”
在巴搭恰拉接近佛陀时,佛陀告诉她说:“姊妹,恢复正念吧!”
由于佛陀的威德力,她马上恢复正念,生起惭愧心,蹲在地上。一个男子丢一件外套给她,她穿上后,来到佛陀那里。她顶礼佛足,然后诉说她的悲惨故事。
佛陀依她的性行开示无始轮回的相关教法,然后说出这两首偈:
“父子与亲戚,莫能为救护;
彼为死所制,非亲族能救。
了知此义已,智者持戒律;
应迅速清净,通达涅槃道。[39]”
偈颂结束时,巴搭恰拉证得须陀洹果;当时也有很多人证得须陀洹果等。
巴搭恰拉证得须陀洹果后,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派人送她到比丘尼僧团出家。
出家后不久,巴搭恰拉比丘尼就证得阿罗汉果。后来巴搭恰拉比丘尼致力于学习佛陀的教法,尤其精通《律藏》。
后来,佛陀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时,在有比丘尼在场的场合宣布:“诸比丘,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持律第一者,即巴搭恰拉[40]。[41]”
法施比丘尼
法施(Dhammadinnā)出生于王舍城的一个大富长者家。到了适婚年龄,她嫁给毘舍佉(Visākha)大富长者子为妻。
毘舍佉长者和法施夫人在九十二劫前的弗沙佛时期,也是一对富有的夫妻。
毘舍佉长者在佛陀来到王舍城的那天,与频毘娑罗王一同证得须陀洹果。后来有一天,他在听佛说法后,证得阿那含果。
阿那含圣者是已经断除五欲贪爱的人,他们对世间男女情爱、金钱、财物等欲乐所缘是不会有丝毫执着的。
因此,毘舍佉长者在证得阿那含果的那一天,回到家后,不但不牵他妻子法施夫人的手,用餐时也不与他的妻子交谈。
法施夫人以为自己有什么过失,于是在用完餐后,问毘舍佉长者到底是何缘故。
毘舍佉长者对法施夫人说:“法施,妳并没有过失。从今天起,我不可能再与妳同床共眠、同座共坐或一起用餐了。如果想要的话,妳可以住在家里,拥有并使用家中的钱财;假如不想住在家里的话,妳可以拿取家里的钱财再嫁他人或回娘家。”
法施夫人说:“夫君,这些财产就像您吐出来舍弃不要的唾液般,我也不想要,请允许我出家!”
毘舍佉长者欣然答应。在告知频毘娑罗王后,毘舍佉长者用金轿把法施夫人送到比丘尼僧团出家。
法施比丘尼出家后,心想自己出家前的丈夫都能以在家身分证得出世间法,如今自己已经出家,更应该证得出世间法。但她从出家以来,不但获得恭敬利养,也有很多访客,因此障碍修习沙门法。于是她前往她的戒师和阿阇梨那里,请求允许她前往乡村的比丘尼寺院修行。
在取得她戒师的允许后,她就前往乡村的比丘尼寺院修行。由于宿世的善根与愿行,不久之后,法施比丘尼就证得连同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果。
达到出家的目的后,法施比丘尼心想应该给亲友修福的机会,于是返回王舍城。
毘舍佉长者听到法施比丘尼返回王舍城的消息,便来到寺院拜见法施比丘尼。
毘舍佉长者原本想要探知法施比丘尼到乡村的寺院修行这么快就回来,是否已经证得殊胜的境界,但由于不方便直接开口,于是询问五取蕴等的相关法义,法施比丘尼一一地为他解答;甚至询问自己体证三种圣道的所有行相,法施比丘尼也一一地为他解答。法施比丘尼请毘舍佉长者去向佛陀印证自己的回答。
毘舍佉长者前往佛陀那里,把他们的问答内容告诉佛陀。佛陀听了之后说:“我的这位女弟子,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没有丝毫渴爱。”并开示这首偈:
“前后与中间,彼无有一物;
不着一物者,是谓婆罗门。[42]”
后来,佛陀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时,在有比丘尼在场的场合宣布:“诸比丘,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说法第一者,即法施[43]。[44]”
第三节 在家男弟子
给孤独长者
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出生于舍卫城须摩那(Sumana)大富长者的家。他的本名叫须达多(Sudatta,善授),由于他乐善好施,慷慨济贫,因此人们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次,给孤独长者载五百车货品到王舍城经商的因缘,得遇佛陀;听佛说法后,证得须陀洹果。
后来他共施舍了五亿四千万黄金来买地、建造胜林给孤独园及举办寺院落成和长达九个月的布施供养,然后将胜林给孤独园供养给以佛陀为首的僧团。
给孤独长者平时会对佛陀和比丘僧团做以下布施:
每天供养五百名比丘签券食(salākabhatta,行筹食);
每半个月的月盈或月亏日供养五百名比丘饮食;
每天供养五百名比丘签券粥(salākayāgu,行筹粥);
每半个月的月盈或月亏日供养五百名比丘粥;
每天常规性〔固定〕供养五百名比丘饮食(dhurabhatta);
每天供养五百名访客的比丘饮食;
每天供养五百名远行的比丘饮食;
每天供养五百名生病的比丘饮食;
每天供养五百名看护的比丘饮食;
家中恒常铺设五百个座位。
因此,给孤独长者获得在家男弟子中,布施第一的头衔。
后来给孤独长者生了重病,在日益严重、不见起色时,他请舍利弗尊者前来向他说法。舍利弗尊者前来时,知道给孤独长者已经濒临死亡,于是向他开示说:
“长者,你应该如此学:‘我将不(在爱、慢、邪见的情况下)执取眼,我的识将不依于眼(生起)。’……”
开示的简要内容为:不要在爱、慢、邪见的情况下执着六根,不要让它们生贪欲识。不要在爱、慢、邪见的情况下执着六尘,不要让它们生贪欲识。不要在爱、慢、邪见的情况下执着六识、六触、六受、六界、五蕴和四无色界。不要在爱、慢、邪见的情况下执着任何看到、听到、感受、认知、想像和心中观察的事物,不要生贪欲识。
开示结束时,给孤独长者痛哭流涕。阿难尊者问他是执着自己的成就还是怀疑未来的善业而哭泣。给孤独长者回答说:“阿难尊者,我并非由于执着自己的成就或怀疑未来的善业而哭泣。我从奉侍佛陀和僧团以来,已经很久,但之前未曾听过如此深奥的开示。”
舍利弗尊者说:“长者,这种深奥的论题并不适合在家信众,只适合出家人。”
给孤独长者向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尊者,请让在家信众也能听到如此教法。有些良家之子为少烦恼尘垢者,若没听法,则会退堕;若能听法,将能了知。”
在两位尊者离开后不久,给孤独长者便去世,投生兜率天。然后他以天子之身来到胜林给孤独园,礼敬佛陀,然后以四首偈赞扬佛法僧三宝及舍利弗尊者[45]。
质多长者
质多长者(Citta)出生于摩竭陀国鱼贩群镇(Macchikāsaṇḍa)一个大富长者的家。在他出生时,全镇降下到达膝盖高的五色花,因此他父母将他取名为质多(Citta)。(“Citta”有“心”和“色彩缤纷”的意思。)
长大后,他的父亲去世,质多就成为镇里的大富长者。
当时,五比丘中的摩诃那摩尊者(Mahānāma)来到鱼贩群镇,质多长者对摩诃那摩尊者的庠序威仪生起敬信心。质多长者拿着尊者的钵,邀请尊者到他家接受饮食供养。尊者用完餐后,质多长者带摩诃那摩尊者到他的槟榔芒果园(Ambāṭaka),为他建造一座寺院,请摩诃那摩尊者住在那里,并邀请尊者每天到他家接受饮食供养。摩诃那摩尊者出于悲愍而同意质多长者的邀请。
摩诃那摩尊者见到质多长者有证得圣道的亲依止缘,于是向他详尽地开示关于六根和六尘等六处的相关论题。由于质多长者的宿世善根和愿行,不久之后就证得阿那含果。
有一天,仙授尊者(Isidatta)来到鱼贩群镇,住在槟榔芒果园。在用餐结束时,质多长者询问僧团长老关于种种界(dhātunānatta)的问题。为了慎重起见,僧团长老保持沉默;仙授尊者为了避免尴尬,在请求僧团长老允许后,回答质多长者的问题。质多长者听了之后,非常欢喜。
质多长者邀请仙授尊者生活所需的供养,并询问尊者的来历;在得知仙授尊者是他先前未见过的仰慕在家好友后,邀请仙授尊者长住这里。仙授尊者认为自己的身分已经曝光,不适合留在这里,于是便离此而去,不再返回鱼贩群镇[46]。
有一天,质多长者请求摩诃那摩尊者显示神变,摩诃那摩尊者显示火遍神变后,认为自己已经不适合继续住在这里,便离此而去,不再返回鱼贩群镇。
有一天,两位上首弟子在一千名比丘的伴随下来到鱼贩群镇,质多长者对他们表现出非常地恭敬。当时,善法尊者(Sudhamma)原先住在槟榔芒果园。由于质多长者未先告知,又对舍利弗尊者等人非常恭敬,使得善法尊者非常嫉妒,并说了一些冷言酸语。
质多长者间接地向善法尊者讲了一些话,善法尊者便前往佛陀那里,告知此事。在佛陀的教诫下,善法尊者向质多长者道歉,并在槟榔芒果园精进地禅修;在提升观智后,证得阿罗汉果。
善法尊者证得阿罗汉果后,质多长者心想自己证得阿那含果以来,这么长久的时间都未曾见过佛陀,于是准备五百车装满油、蜂蜜、糖浆等物品,长途跋涉前往舍卫城。此外,他也在镇上打鼓宣告此事,因此有两千个人与他同行,前往拜见佛陀。在天神的暗助下,三十由旬的旅程一切顺利。
抵达后,质多长者以五处礼法礼敬佛陀,就在那一刻,天空降下五色花雨。佛陀依他的内心倾向开示关于六处的论题。
质多长者供养佛陀和僧团半个月,自己带来的五百车米、油、蜂蜜、糖浆等物品竟然用不尽。他向佛陀报告此事,并将所有物品供养给比丘僧团。当他带着五百空车回到家乡时,天神把那五百车装满七宝。
大众在谈论此事时,佛陀开示这首偈:
“正信而戒具,得誉及财者;
彼至于何处,处处受尊敬。[47]”
从此以后,质多长者有五百个在家圣弟子常随左右。
后来,质多长者获得在家男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头衔[48]。
郁伽长者
在巴利经典中,有两位郁伽长者(Ugga,伍嘎),一位是出生于毘舍离城大富长者家的郁伽长者,另一位是出生于跋耆国象村(Hatthigāma)大富长者家的郁伽长者。
毘舍离城的郁伽长者后来成为布施物品受人喜爱〔可意布施〕第一的在家弟子;跋耆国象村的郁伽长者后来则成为无分别奉侍僧团第一的在家弟子。为了区别他们两人,注释书把前者称为郁伽长者,而将后者称为郁伽多长者(Uggata,伍嘎搭)。
即使他们的背景和故事不同,但《增支部˙八集˙居士品》的第一经和第二经记载的故事却大致相同。在此我们仅略述跋耆国象村的郁伽长者。
(“Ugga”﹙郁伽﹚有身躯雄伟的意思。)
郁伽青年长大后,他的父亲去世,他便继承父亲的财产,成为当地的大富长者。
有一次,佛陀在比丘僧团的伴随下来到跋耆国的象村,住在龙树林园。郁伽长者在一群舞女的陪伴下在龙树林园饮酒狂欢七天。他见到佛陀时,生起强烈的羞愧心;当他来到佛陀那里时,醉意完全消散。他礼敬佛陀,然后坐在一旁,听佛说法;开示结束时,他证得阿那含果。当时郁伽长者即遣散舞女,从此乐于供养僧团。以下是《增支部˙郁伽经》的内容:
一时,世尊住在跋耆国的象村。在那里,世尊向比丘们说:“诸比丘,你们应当忆持象村的郁伽居士具有八种稀有、未曾有法。”世尊说了这些话。善逝如此说了之后,(未详尽开示,就)从座而起,进入寺院。
当时,有一位比丘上午着好下衣,手持衣钵,前往象村的郁伽居士家。到了之后,坐在铺设的座位上。当时,象村的郁伽居士前往该比丘那里,到了之后,礼敬该比丘,然后坐在一旁。那位比丘问坐在一旁的象村郁伽居士说:“居士,世尊说你具有八种稀有、未曾有法。居士,你具有哪八种稀有、未曾有法呢?”
郁伽居士回答说:“尊者,我不知道(自己)具有世尊所说的哪八种稀有、未曾有法。尊者,但请听我确实具有的八种稀有、未曾有法,请好好地作意,我将要说了。”
那位比丘回答郁伽居士说:“好的,居士。”
郁伽居士如此说:“尊者,当我(喝醉)在龙树林(Nāgavana)游走时,第一次从远处见到世尊。尊者,就在见到之时,我对世尊生起净信心,并舍断迷醉的酒。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一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我以净信心奉侍世尊。世尊对我次第说法,即:布施论、持戒论、天界论,阐明诸欲的过患、卑劣、杂染,出离的利益。当世尊知道我堪任心、柔软心、离盖心、踊跃心、净信心时,就向我阐明诸佛亲证的教法──苦、集、灭、道。就如洁净无垢的布可完全接受染色一般;同样地,我就在座位上远尘、离垢,生起法眼:‘任何集起之法,一切都是灭法。’尊者,我见法、得法、知法、深解法,度越疑惑、离诸犹豫、得无所畏,不由他缘,在大师的教法,就在那里皈依佛、法、僧,并受持梵行五戒[49]。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二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我有四个年轻妻子。尊者,当时我前往妻子们那里,到了之后,对那些妻子说:‘妹妹们,我已经受持梵行五戒了,想要的话,妳们可以留下来随意享用财物,行善积福,也可以回去自己的娘家,或者如果有想嫁的男人,请告诉我,我将把妳们送给他。’尊者,当我如此说时,大夫人对我说:‘尊子(ayyaputta),请把我许配给某某男子。’尊者,当时我就把那个男子请来,左手牵着妻子,右手拿着水壶,就把她许配给那个男子。尊者,在我把年轻妻子送出去时,我没感觉心有所动摇〔变异〕。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三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我家有财产,我把它们与诸持戒者、善法者分享。尊者,这是我所具有的第四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我前往奉侍比丘,我只会恭敬地前往奉侍,不会不恭敬。如果那位尊者向我说法,我只会恭敬地聆听,不会不恭敬。假如该尊者没有向我说法,我就向他说法。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五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在我邀请僧团(来我家供养)时,天神们就前来告诉我:‘居士,某某比丘是俱分解脱者,某某比丘是慧解脱者,某某比丘是身证者,某某比丘是见得者,某某比丘是信解脱者,某某比丘是随法行者,某某比丘是随信行者[50],某某比丘是持戒的善法者,某某比丘是破戒的恶法者’时,并不稀奇。尊者,在供养僧团时,我的心不会生起:‘(认为该比丘戒行不好,)我供养这位少一点,(认为该比丘是圣者,供养)这位多一点。’尊者,当时我只是以平等心来供养。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六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当天神们前来之后,告诉我说:‘居士,世尊的法是善说的’时,并不稀奇。尊者,在如此说时,我对那些天神如此说:‘天神们,无论你们是否如此说,世尊的法确实是善说的。’尊者,我的心不会由此缘故而感到高傲:‘天神们来我这里,我与天神们一起交谈。’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七种稀有、未曾有法。
尊者,假如我比世尊先死,而世尊如此记说:‘象村的郁伽居士已经没有相应的结再来此(欲界)世间[51]’时,并不稀奇(,即使在佛陀预言之前,我已经了知自己是一位阿那含了)。尊者,这是我具有的第八种稀有、未曾有法……。[52]”
本经主要在讲述郁伽长者的八种稀有、未曾有法。
后来,郁伽长者获得在家男弟子中,奉侍僧团第一的头衔[53]。
第四节 在家女弟子
毘舍佉夫人
毘舍佉(Visākhā)出生于鸯伽国(Aṅga)跋迪雅城(Bhaddiya)大富长者的家,她的祖父为门达卡(Meṇḍaka,旻荼)大富长者,父亲为达南恰亚(Dhanañcaya),母亲为苏玛那蝶维(Sumanadevī);她父母和亲戚将她取名为毘舍佉。
毘舍佉七岁时,佛陀在比丘僧团的伴随下来到跋迪雅城。毘舍佉和她的五百个侍女在听佛开示后,全都证得须陀洹果;后来,门达卡大富长者听佛说法后,也证得须陀洹果。
毘舍佉十六岁时,嫁给舍卫城弥嘎拉(Migāra)大富长者的儿子增福(Puṇṇavaḍḍhana)大富长者子。
毘舍佉夫人的公公弥嘎拉大富长者是裸体外道的信徒,经过毘舍佉夫人的一番努力,弥嘎拉大富长者也证得须陀洹果,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弥嘎拉大富长者对毘舍佉夫人充满感激,认为毘舍佉夫人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于是对她说:“媳妇,从今天起,妳就是我的母亲。”从此毘舍佉夫人又称为“弥嘎拉母”(Migāramātā)。
后来,毘舍佉夫人在舍卫城近郊盖了一座东园寺(Pubbārāma),又称为弥嘎拉母讲堂(Migāramātu Pāsāda),这座寺院可媲美胜林给孤独园。建成后,毘舍佉夫人将这座寺院供养给以佛陀为首的僧团。
成佛后的四十五年间,有二十四个雨安居,佛陀是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和这座东园弥嘎拉母讲堂度过的。
在《律藏》中记载,毘舍佉夫人向佛陀请求八个愿望:
1.终生供养僧团雨浴衣;
2.终生供养僧团访客的比丘饮食;
3.终生供养僧团远行的比丘饮食;
4.终生供养僧团生病的比丘饮食;
5.终生供养僧团看护的比丘饮食;
6.终生供养僧团生病所需的药品;
7.终生常规性〔固定〕供养僧团粥(dhuvayāgu,常粥);
8.终生供养比丘尼僧团水浴衣[54]。
因此,毘舍佉夫人获得在家女弟子中,布施第一的头衔。
据说,毘舍佉夫人多福多寿,她生了十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她的儿女也各生了十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她的孙子和孙女也各生了十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后来毘舍佉夫人活到一百二十岁的高龄;据说,她始终维持像十六岁女孩般的外貌[55]。
————————————————————
[1] 优婆提舍村(Upatissagāma),又名那拉卡村(Nāḷakagāma)。
[2] Vin.iii, p.51.
[3] 相当于西元前545年农历十月十五日。
[4] AA.i, pp.116-26; ThagA.ii, pp.370-411; DhpA.i, pp.52-73.
[5] 《本生经注》则为,当时即迷途知返,收手没打死。 JA.v, pp.133-4.
[6] 相当于西元前545年农历十月三十日。SA.iii, p.257.
[7] AA.i, pp.116-26; ThagA.ii, pp.480-507; DhpA.ii, pp.41-5.
[8] 他们同时离家寻师访道,大迦叶认为女人为出家的障碍,于是他们分道扬镳,大迦叶随佛出家,但由于当时佛陀尚未允许女人出家,因此贤卡毗拉妮(Bhaddākāpilānī)前往游方者的道场出家,五年后才在比丘尼僧团出家,后来证得阿罗汉果,并成为佛陀教法中宿住随念第一的比丘尼。 AA.i, p.289; Ap.ii, pp.263-4.
[9] DA.ii, p.328.
[10] AA.i, pp.126-43; ThagA.ii, pp.429-56.
[11] AA.i, pp.223-30; ThagA.ii, pp.411-28; DhpA.i, p.343.
[12] Vin.iv, pp.338-9; AA.i, pp.241-2; ThagA.i, pp.463-76.
[13] 这是《长老偈注》和《本行注》的说法;《增支部注》提到他的父亲为无量饭王(Amitodana; Amittodana),然而无量饭王是阿难尊者的父亲,这会造成矛盾,因为阿那律只有一个哥哥大名。ThagA.ii, p.337; ApA.i, p.302; AA.i, p.148; SārṬ.iii, p.77.
[14] A.i, pp.285-6.
[15] 半个月(addhamāsaṃ),有的版本为“八个月(aṭṭhamāsaṃ)”。
[16] A.iii, pp.62-7; AA.iii, pp.225-8.
[17] DA.ii, p.328.
[18] ThagA.ii, p.344.
[19] “不曾听过‘没有’”的故事,详见《法句经注》。 DhpA.ii, pp.384-5.
[20] AṬ.iii, p.198.
[21] Thag.p.338, v.919; ThagA.ii, p.347.
[22] 有人会问说:听说阿那律尊者是双眼失明之后才获得天眼通的,是否真的如此?
回答:阿那律尊者最后一世并没有双眼失明,在巴利三藏及其注释书也没有提过。阿那律尊者应该没有造过导致瞎眼的不善业,而是造了使他获得天眼的善业──供养佛塔油灯。
[23] Vin.iv, pp.336-9; AA.i, pp.143-50; ThagA.ii, pp.336-47.
[24] M.i, p.199.
[25] AA.i, pp.156-60; ThagA.i, pp.44-8.
[26] “诸佛不会为了一件事前往不适合去的地方”,《增支部复注》并未加以解释。或许可以理解为:由于阿槃提国的优禅尼城属于边地,超出佛陀行化的范围,所以佛陀没有答应前往。在必要前往边地时,通常佛陀会以神通乘空前往,仅短暂停留,而不会以游历的方式前往。
[27] AA.i, pp.160-4; ThagA.ii, pp.144-50.
[28] AA.i, pp.222-3; ThagA.i, pp.34-9.
[29] 这是《法句经注》的说法;《增支部注》和《长老偈注》为阿罗汉果。AA.i, p.249; ThagA.ii, p.180; DhpA.i, p.356.
[30] AA.i, pp.246-50; ThagA.ii, pp.179-88; DhpA.i, pp.351-9.
[31] 看到经典中的记载和这些声闻弟子的故事,有很多人在听闻简短的偈颂或一场开示后,便证得圣道圣果,为何我们办不到?是不是我们学错或修错了呢?
回答:在《增支部》和《人施设论》中记载,能遇见佛陀教法的众生可分为四种人:敏锐知者、详说知者、可引导者和文句为最者。
1.敏锐知者(ugghaṭitaññū):有能力经由听闻简要开示的当下,就通达四圣谛、证得道果的人。
2.详说知者(vipañcitaññū):有能力在听闻对简要开示详尽地解说后,通达四圣谛、证得道果的人。
3.可引导者(neyya):可引导者无法只靠听闻简要或详尽的开示而证得道果,必须学习和仔细研究所听闻的教法及其解释,再依戒定慧的次第,有系统地精进修行数天乃至数年后,才能通达四圣谛、证得道果。
4.文句为最者(padaparama):是即使得遇佛陀的教法,并付出最大的精进来学习和修习佛法,也无法在今生证得禅那和道果的人。
敏锐知者就像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连尊者听闻因缘偈般;详说知者就如憍陈如尊者听闻整部《转法轮经》般,他们不需要按照戒清净、心清净等的次第来修习佛法,便能通达四圣谛、证得道果。
缅甸雷迪西亚多(Ven. Ledi Sayadaw)在其《觉悟资粮》(又译为《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中提到:现今的佛陀教法时期是只剩下可引导者与文句为最者的时代;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敏锐知者和详说知者这两种人了。
因此,我们这个时代的佛教徒,必须遵循佛陀的教法,依照戒定慧的次第,有系统地精进禅修,才有可能通达四圣谛、证得圣道圣果。 A.i, p.452; AA.ii, p.337; AṬ.ii, pp.334-5; Pug.p.147; PañpA.pp.73-4; Netti.pp.7-8; p.104; NettiA.pp.46-7; NettiṬ2.pp.64-7.
[32] Ap.ii, p.227,v354.
[33] Dhp.p.63, v347.
[34] 这是根据《增支部注》、《长老尼偈注》和《法句经注》的说法;若按照《本行》偈颂的描述,这时谶摩王妃只证得须陀洹果。 AA.i, p.266; ThigA.p.132; DhpA.ii, p.340; Ap.ii, pp.226-8,v.354-370.
[35] A.i, p.26.
[36] AA.i, pp.264-6; ThigA.pp.130-40; DhpA.ii, pp.339-40.
[37] A.i, p.26.
[38] AA.i, pp.266-74; ThigA.pp.190-206.
[39] Dhp.p.54, v.288-9.
[40] A.i, p.26.
[41] AA.i, pp.275-7; ThigA.pp.111-21; DhpA.i, pp.437-42; ii, pp.271-2.
[42] Dhp.p.74, v.421.
不执着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五蕴,
没有贪爱和执着的人,我称他为婆罗门。
[43] A.i, p.26.
[44] AA.i, pp.278-80; ThigA.pp.16-20; DhpA.ii, p.451-2.
[45] Vin.iv, pp.301-7; M.iii, pp.301-7; AA.i, pp.295-6; KhpA.pp.94-6.
[46] S.ii, pp.475-9.
[47] Dhp.p.56, v.303.
[48] AA.i, pp.296-9; DhpA.ii, p.289-90.
[49] 梵行五戒(brahmacariyapañcamāni sikkhāpadāni,梵行为第五的学处)与在家居士通常所受持的五戒类似,差别只在于把第三条“离欲邪行学处”,换为“离非梵行学处”。一般的五戒禁止与自己配偶以外的人行淫,而梵行五戒则完全禁止行淫,即使自己的配偶也不例外。
[50] “俱分解脱、慧解脱”等的涵义,请见《清净道论》〈第二十一 说行道智见清净品〉。Vism.ii, p.297.
[51] 这是指他已经断了五下分结,证得不再来此欲界的阿那含果了。
[52] A.iii, pp.50-3.
[53] AA.i, p.304.
[54] Vin.iii, p.406.
“雨浴衣(vassikasāṭika)”:是在下大雨露天沐浴时,用来遮蔽身体的布。
“水浴衣(udakasāṭika)”:是在河流或池塘中沐浴时,用来遮蔽身体的布;这是为了避免比丘尼在河中裸体沐浴时,遭人取笑。
[55] Vin.iii, pp.404-8; AA.i, pp.311-21; DhpA.i, p.243-65.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