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好书介绍

悦读小站 — 2024年11月7日更新

图片
    欲阅读故事,欢迎点击以下的绘本封面图: 20220901 最新更新:J18 J20 J59 J78 J176。最新出版:J33 J96。 20230212 最新更新:J156 D96 D118。最新出版:J1 J148 J308。 20230219 最新更新:J72 J218 D80 D119。最新出版:J215 J400。 20230319 最新出版:J12 D127。 20230926 最新出版:J400 J316。 20231001 最新出版:J96。 20240729 最新出版:PV2.12。

佛陀略传 第一至二章

图片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一章 佛陀过去世的因行 善慧出家 在四阿僧祇与十万劫前,有一座城名为不死城 [1] 。在不死城住着一位名叫善慧(Sumedha)的婆罗门,他的父母双方溯及七代都是世袭婆罗门家族的后裔,因此他出身于纯净的婆罗门家庭。他的容貌英俊庄严,从小就学习各种婆罗门学问和技艺。

佛陀略传 第三至四章

图片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三章 悉达多王子的出生与成长 菩萨降生 在迦毘罗卫城 [1] 和天臂城之间,有一处名为蓝毘尼园(Lumbinī)的娑罗树林。当摩耶王后到达这处园林时,林中每一棵娑罗树从树根到树顶都开满了花;树枝间和花丛间有五色蜂和各种鸟儿飞翔,鸣叫出美妙的声音。整片娑罗树林使人感到非常欢喜与愉悦。

佛陀略传 第五至六章

图片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五章 成佛 来到菩提树下 用完餐后,菩萨在尼连禅河畔盛开的娑罗林中稍事休息和禅修 [1] 。到了黄昏花落之时,菩萨走在诸天神严饰的小道上,朝着菩提树 [2] 的方向走过去。

佛陀略传 第七章

图片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七章 成佛后早期的行化 初转法轮 接受沙杭巴提梵天的劝请说法后,佛陀思惟应先向谁说法,认为阿罗罗˙迦罗摩聪明、贤能,观察后得知他已在七天前去世;接着想到郁多迦˙罗摩子,但在观察后得知他已在昨晚去世。接着思惟五比丘在自己修六年苦行期间服侍自己,对自己助益良多,应该先向他们说法。

佛陀略传 第八章(插图待续)

图片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八章 第三年至第二十年的行化 助难陀尊者证阿罗汉果 这一年,佛陀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时,难陀尊者因为念念不忘出家前的未婚妻──国美公主呼唤自己的话语,所以不乐修梵行,想要还俗。 佛陀知道此事后,把难陀尊者带到三十三天,以担保五百个天女为修梵行的回报来方便激励难陀尊者精进修行。

佛陀略传 第九至十章(插图待续)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九章 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四年的行化 度化过去五百世婆罗门父母 有一次,佛陀在比丘僧团的伴随下进入沙祇多城(Sāketa)托钵。有一位住在沙只多城的年老富有婆罗门出城时看见佛陀,即拜倒在地,紧抱佛陀的脚踝说:“孩儿,已经很久没看到你了。来吧,也让你母亲看看你!”说完后,就带佛陀回家。

佛陀略传 第十一章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十一章 佛陀的眷属 佛陀的出身 我们的佛陀出身于释迦族(Sākya),首都位于迦毘罗卫城,祖父为狮子颊王(Sīhahanu),父亲为净饭王,母亲为摩耶王后,姨母为摩诃波阇波提乔达弥夫人,同父异母弟弟为难陀王子,同父异母妹妹为孙陀利难陀公主,出家前的妻子为耶输陀罗公主,儿子为罗睺罗。

佛陀略传 第十二章

觅寂尊者编著 淑香绘图 序言、凡例、略语表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 第十二章 佛陀的弟子 “弟子(sāvaka)”──直译为声闻,意指经由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得道果的圣弟子才能称为“声闻”;但若按照世俗谛,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所有僧俗佛教徒都可称为弟子。

PV2.12 Kaṇṇamuṇḍapetivatthuvaṇṇanā 截耳湖《雪山的天宫女鬼》

图片
寓意: 五戒——不邪淫戒

Youtube Video J316 Sasapaṇḍita Jātaka 兔本生《月亮上的兔子》

图片
月亮圆~月亮圆~ 除了告诉我们中秋节到来之余, 身为学佛者, 其实每半个月的月亮即带给我们很殊胜的意义哦! 阅读或听完这个《本生经》故事316后, 相信大家以后望着月亮~亮亮的时候, 看看月亮上有没有兔子相哦! 那月亮上的兔子相, 印证菩萨行至上布施(究竟)布施的美德, 令一切众生鼓舞的月光; 令一切众生感动的月光; 叮咛自己继续修行的月光!

J316 Sasapaṇḍita Jātaka 兔本生《月亮上的兔子》

图片
   寓意: 究竟布施波罗蜜 引言: 月亮的兔相是怎么来的呢? 省思: 从佛教巴利原始经典看帝释天王(天公)画月兔的真实故事——兔子菩萨为了累积至上的究竟布施波罗蜜,把自己身上的肉供养给来乞讨的婆罗门,而跳进燃烧的炭火里。如此前所未有的布施感动帝释天王。因此帝释天王压榨山,用山的精华把兔子的形象印在月球上。

D127 Tayojana Vatthu 三群人之事《空中∙海上∙洞里》v230318

图片
  《 空中∙海上∙洞里 》 在前往拜见佛陀的途中,三群比丘看见三起不同的异事。是过去世的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异事呢? na antalikkhe na samuddamajjhe, na pabbatānaṃ vivaraṃ pavissa; na vijjatī so jagatippadeso, yatthaṭṭhito mucceyya pāpakammā. 无论在虚空中、海洋中或入山洞, 世上无处可令人逃脱恶业的果报。 — 法句经127偈《三群人之事》Tayojana Vatthu

J12 Lakkhaṇa Jātaka 榕树鹿本生《尊贵的鹿王》

图片
  寓意: 跟对领导 引言: 在苑囿的鹿群,为了避免被猎杀,决定每天轮流送上受害者。这一次轮到怀孕的母鹿,看鹿王如何挽救自己的生命,还拯救了所有众生的生命。 省思: 忍辱、慈爱、悲悯永远是伟大的标志, 一个正直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保护者, 自然赢得他人的信任。

J400 Dabbhapuppha Jātaka 沓婆草花本生《两只水獭与狡猾的豺狼》v230601

图片
寓意: 明觉、守护根门 引言: 两只水獭抓到一条鱼,如何被豺欺骗? 省思: 斗争破坏财富也破坏情谊,第三者将得利益, 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J215 Kacchapa Jātaka 龟本生《多嘴的乌龟》 v230216

图片
  寓意: 明觉、守护根门 引言: 乌龟被鹅带着飞上天!但为了什么它却掉落下来? 省思: 交流的艺术 - 说佛法或保持圣默然 - 以正知来说话或行动 - 听取智者的建议 - 愤怒时不要说话 - 冷静时才做决定!

J1 Apaṇṇaka Jātaka 确实本生《荒野的吃人夜叉》

图片
寓意: 跟对领导 引言: 两位商人带着各自的篷车队穿越荒野。其中一位商队听信吃人夜叉的话,把饮用水扔在荒野里,结果整个车队和牲畜都被杀了。但另一位商队却能安全地完成旅程。到底他如何做到? 省思: 您知道吗? 当这一劫 (即Kāliyuga,劫灭,是罪恶和苦难的时代) 结束时,佛法将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这则确实本生故事 (Apaṇṇaka Jātaka),将会是最后被遗忘的。

J308 Javasakuṇa Jātaka 速疾鸟本生《啄木鸟和忘恩负义的狮子》v230212

图片
  寓意: 忘恩 引言: 一只啄木鸟从狮子的喉咙里取出一根骨头,后来狮子拒绝回报它。 省思: “在这世间中,这两种人难得,哪两种呢?主动助人的人与知恩报恩的人。” —增支部2集121经

J148 Sigāla Jātaka 豺本生《被困!》v230212

图片
  寓意: 学习的态度 引言: 一只豺吃一头死象,却被困在象的尸体里,它最后怎么脱身? 省思: 这世界充满诱惑,无论是吃喝玩乐总是让人无法抗拒。菩萨在过去世曾经是一只豺。这只豺为了贪图美食而跑进死象的身体内,住在里面,懒吃懒睡了几天,差点走不出来。人们也常常因为贪图享乐而沉溺在吃喝玩乐之中。亲爱的朋友,你最沉迷的是什么? 

J371 Dīghītikosala Jātaka & J428 Kosambiya Jātaka《长生王子的故事》插画版出炉啦!

图片
欲下载电子版,请点击 这里 ,再点击 本生经故事集 ,再点击 长篇故事集 。 当长生王子看到父母的双手被结实的粗绳索,紧紧地绑在背后, 被剃光了头发,被人们敲锣打鼓地带着他们游行。 他静静地走近父母。他的父亲长寿王看到长生王子后,对他说: 「长生儿啊,你不要看长,不要看短;     长生儿啊,以瞋不能止瞋,长生儿啊,以无瞋能止瞋。」 长生王子的父王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J96 Telapatta Jātaka 油钵本生《第100个王子与母夜叉》

图片
寓意: 明觉、守护根门 引言: 王子如何抵御女夜叉的诱惑和魅力而赢得王国? 省思: 莫让心被贪欲腐蚀, 勿让心被憎恨浸透, 守护根门者不放逸, 精进努力至成就吧!

J33 Sammodamāna Jātaka 和合本生《争吵的鹌鹑》

图片
寓意: 和谐、领导与跟随者 引言: 鹌鹑们多次落网,如何每次都成功逃生? 省思: 团结就是力量 争吵导向毁灭 快乐和谐相处 亲族幸福长久

著名导演——叶篮

《相应部 ● 六处品 ● 首领相应 ● 叶篮经》   一时,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松鼠的保护区。 当时,戏班班主叶篮(Tālapuṭa 注释:他是一大群演员的导演,名气红遍整个印度)来见世尊,顶礼世尊之后坐在一旁,向世尊说道: 「尊者,我听导师传承里的老演员说:『若演员在剧院或剧场里,以事实及虚假的故事来娱乐与取乐大众,那么在身体毁坏死亡后,他将投生到众笑神当中。』世尊对这又怎么说呢?」

本生经、法句经与代表性的经典 索引

图片
  以下与大家分享: 一、本生经索引 二、代表性的经典注释(十波罗蜜、十福业、吉祥经、应作慈爱经)

《早晨省思文》精美图画系列

图片
  见 更多的早晨省思文图画 。. 让我们大家一起唸一段早晨省思文: 当下是珍贵的修法修心修因,转变与提升生命的新生机。 让我超然于过去未来,是非恩怨,让心无牵无绊,轻快自在地再出发。 我将常常记得轮回的风险,生老病死的过患,生命无常的真相,不因短暂的好景而放逸懈怠,直到安稳的彼岸 —— 涅槃。

J3 Serivāṇija Jātaka 贪欲商人本生《金碗与疯愿》

图片
寓意: 诚实、正直、非常正直 省思: 诚实、正直、非常正直,说真实的话。守信用是很重要的,这样讲出的话会很有力量,而且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故事画板: 阅读 英文绘本 。取 文字本 。

J11 Lakkhaṇa Jātaka 瑞相鹿本生《吉相与阿黑》

图片
寓意: 领导与跟随者 引言: 阿黑因为愚蠢而失去了所有跟随者,吉相则带领他的鹿群安全地回家。 省思: 跟随明智的领袖, 成为明智的跟随者, 如此才是明智之选。

J15 Kharādiyā Jātaka 诃罗第雅鹿本生《不受训诫的鹿》

图片
寓意: 不愿意学习重要的项目] 引言: 一只不愿受教生存之术的鹿,被困在陷阱中。 省思: 鹿王基于慈爱,接受学生并安排授课,然而小鹿逃课不学习,最终因缺乏逃生技能而遇害。鹿王始终能保持舍心。 众生要及时醒觉,不要等到梦醒时无路可走。 如果一个人能遇到具智慧、慈悲之导师的授教,又懂得珍惜是非常重要的。这“懂”,意涵着多少智慧与美德? 遇到佛陀、正法和僧团住世,遇到善知识、善友,这是一个殊胜的机缘。这样的善缘得以引导人们看见自己一直以来的恶习,并改正不再重犯。如果今生我们有机缘遇到这样的指引,告诉我们过去和现在的坏习惯。我会珍惜机会、感激和改正吗?

J42 Kapota Jātaka 鸠本生《鸽子与乌鸦》

图片
寓意: 贪婪的结果 引言: 一只鸽子住在厨房里。一只贪心的乌鸦为了满足食欲与它交朋友,并且住进了厨房。乌鸦的计划能否成功? 省思: 请看看贪心的乌鸦的下场。 贪心是不好的。虽然大家知道贪心不好,但是不容易把它完全根除。 贪心显现为自私、执着等。自私显现为只顾自己好;执着显现为黏着活的生命或无命之物。由于贪婪,我们逃脱不了轮回,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痛苦。应根除即使是最微小的执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可以从无尽的生死轮回解脱出来,达到安稳的彼岸——涅槃。

J51 Mahāsīlava Jātaka 大具戒王本生《大具戒王》

图片
寓意: 持戒的力量。 引言: 一位国王拒绝大臣们与寇王开战,而被抓捕活埋在弃尸林中。他如何逃脱豺?怎么担任夜叉的裁判?后来又如何得回王国? 省思: 当亲见精进于圆满戒德, 其结果是如此奏效; 人们不应中断持戒的意愿, 精进是应作之务。

J54 Kiṁphala Jātaka 果实本生《不可吃的 “什么果”》

图片
寓意: 理智的领导 引言: 贪婪的家伙无视警告,吃了有毒的水果。虽然它看起来和芒果一模一样,他们的领队是怎么知道此果一定有毒的? 省思: 智者博学多闻,善于观察。 他们是跟随者的真正归依处和施惠者。

J55 Pañcāvudha Jātaka 五武器太子本生《五武器太子》

图片
寓意: 决心与勇猛力。 引言: 五武器王子如何运用智慧与勇猛精进战胜粘毛夜叉。 省思: 我们的内心蕴藏着最强大的武器 —— 智慧与勇猛精进。 许多人都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如何用物质来保护自己。但是在这个故事里,菩萨展现给我们,如何用内心的武器来面对挑战: 信心(不是自我或自卑的那种信心哦)、技术、鼓励、慈悲心、智慧与勇猛精进。 他最后并没有打击敌人,反而帮助了敌人。 孩子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使用菩萨所展现的武器,去面对生命里的挑战?

J69 Visavanta Jātaka 吐毒本生《已吐出的蛇毒》

图片
寓意: 舍利弗尊者正直的性格。 引言: 当蛇在死亡的威胁下拒绝吸回⾃⼰的毒液,接下去会发⽣什么事呢? 省思: 决心赢得尊重 —— 舍利弗尊者是佛陀的上首弟子之一,是最有智慧的弟子,而且他非常谦虚,很照顾僧团的后辈。当小辈取笑说谁都喜欢吃又甜又好吃的食物时,他心中生起悚惧感,并决议从此不再吃甜食。舍利弗尊者说话算数、坚定和正直的性格,在过去世生为蛇时亦是如此。我们可拥有如舍利弗尊者的性格吗?

J92 Mahāsāra Jātaka 大精本生《王冠上的宝石和王后的珍珠链》

图片
寓意: 偷盗与谎言。 引言: 王冠上的宝石——国王头冠上的宝石丢了,怎么使盗贼归还宝石而不劳累大家呢? 王后的珍珠链——王后的珍珠项链被盗,几名无辜者供认自己是窃贼。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何找回珍珠链? 省思: 因贪婪而偷盗,因恐惧而谎言,因智者审查而得知真相。

J114 Mitacintī Jātaka 中思鱼本生《三条鱼》

图片
寓意: 懒惰的后果。 引言: 两条愚蠢的鱼被网捕住,第三条智慧的鱼如何营救他们。 省思: 切勿拖延当日可完成的事情, 因为懒惰和贪婪而耽误原本 该做的事会酿成大祸。

J122 Dummedha Jātaka 愚者本生经《会飞的白象》

图片
寓意: 不怀妒忌心的福德。 引言: 由于妒忌象王,国王 施计 要让它从悬崖上掉下去,他会成功吗? 省思: 你想拥有影响力吗?若是,你应努力做一个对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礼拜和敬奉不妒忌、不厌恶的男人或女人。反之,你应欢喜,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随喜。这就是业的运作。

J168 Sakuṇagghi Jātaka 鹰本生《鹌鹑和猎鹰》

图片
寓意: 机智能转危为安,有利环境。 引言: 鹌鹑是怎么被猎鹰抓住,然后又在自己的领地与猎鹰搏斗,战胜猎鹰? 省思: 在这鹌鹑和猎鹰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佛陀警诫我们不要去错误的地方。鹌鹑离开安全的家,闯入敌人的领土。鹌鹑可能会因此而受伤,甚至会死亡,但最终它成功逃脱回到家里。

J206 Kuruṅgamiga Jātaka 羚鹿本生《羚鹿、乌龟与啄木鸟》

图片
寓意: 患难见真情。 引言: 啄木鸟和乌龟如何从陷阱中救出它们的朋友羚鹿。 省思: 患难中的情谊—— 佛陀与其弟子,不只是这一世患难见真情的朋友,在无始以来的过去世,他们已是互相提升,互助互利的善友。 好的友情是互相提升,向善向上,一起迈向清净快乐的。

J322 Duddubha Jātaka 堕落音本生《兔子听到的声音》

图片
寓意: 辨别的智慧。 引言: 胆小的兔子和狂奔的野兽。 省思: 勿盲目从众,如实看清真相;恪守心无贪、心无嗔、心无痴、心无染、心清净之准则。

J516 Mahākapi Jātaka 大猿本生《猴子与忘恩负义的农夫》

图片
寓意: 忘恩、不败的善。 引言: 一个农夫在森林中寻找走失的牛时迷了路,他跌进深谷里,被一只猴子救了出来。这个人却试图杀害恩人…。 省思: 莫忘恩负义,应感恩图报。 即使他人恶,不失己之善*。 *善的力量,即善心和善行。

D80 Paṇḍitasamanera Vatthu 智者沙弥之事《帝释天王、大穷与智者小沙弥》v230219

图片
  [护法教育篇 ] 《帝释天王与大穷》 众神之王——帝释天王 (天帝,Sakka)为什么要帮穷出了名的“大穷” (Mahāduggata)? 《一个名叫“智者”的小沙弥》 看到水被疏导,箭被矫正,木被修饰,智者(Paṇḍita)小沙弥想做什么? 大穷与智者小沙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Udakañhi nayanti nettikā,  usukārā namayanti tejanaṃ; Dāruṃ namayanti tacchakā,  attānaṃ damayanti paṇḍitā. 治水者疏导水,矢师们矫正箭, 木匠修饰木材,智者调服自己。 —— 《 智者沙弥 之事 》法句经 80 偈

D118 Lājādevadhītā Vatthu 炒米花女天神之事《大迦叶尊者与炒米花女天神》v230212

图片
  [护法教育篇 ] 如果一个人做功德... puññañce puriso kayirā, tamhi chandaṃ kayirātha, sukho puññassa uccayo. kayirā naṃ punappunaṃ; 如果有人造了福,他应该一再造福, 他应该乐于造福,累积福导致快乐。 —— 《爆米花女天神之事》法句经 118 偈